冯骥才《罗罗锅》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罗罗锅
冯骥才
罗罗锅家住城东,在南斜街摆摊,世代做鞋修鞋补鞋,鞭鞋尤其做得好,远近有点名气。虽说�鞋大路货,但他用青色小标布做面,鞋帮结实,白色千层布纳底,浸过桐油再纳,不怕水,还有软硬劲儿,走起路来跟脚。鞋脸上有两条羊皮梁,既防碰撞,又精神好看。不管嘛样的脚――肥脚、瘦脚、鸡爪、鸭掌、猪蹄子,往鞋里头一蹬,那舒服劲儿就别提了。
罗罗锅的爷爷把这门手艺传给他爹,他爹把手艺原原本本传给他。手艺是手艺人的命根子。罗家几代人都是独生子,一路单传下来。人单传,手艺也单传。    
罗罗锅天生罗锅,从背影看不见脑袋,站在那儿像个立着的羹匙。可是这身子却正好干鞋匠。他姓罗,人罗锅,人就给他一个好玩的号,叫罗罗锅。罗罗锅人性好,小孩叫他罗罗锅,他就一笑。不认为人是骂他。
从嘉庆年间,罗家的鞋摊就摆南斜街慈航院的墙跟下,直到现今的光绪,还摆在那儿。一个小架子上,摆着大中小号三种鞋,摆的都是单只,你试好这只,他再拿出那只给你试。南斜街上人杂,怕叫人拿去。他腰上系一条褐色的围裙,坐在一个小马扎上,卖鞋也修鞋。南斜街东西几个大庙,香客往来;北边隔一条街就是白河,河边全是装船卸货的船,脚夫成群。他不愁人来修鞋买鞋。可是,他从这些穷人手里能赚到多少钱?穷人一个铜子还要掰成两半花呢。可是富贵的人谁会来买他的鞋?
一天,他想起祖辈曾经有一种�鞋,专做给富人穿。样子超艳,用料讲究,做工奇绝,是他罗家的独门技艺。这鞋叫作鹰嘴鞋。不过他打小也没见过。据说他爷爷把这鞋的做法传给了他爹。为嘛从来也没见他爹做过这鹰嘴�鞋就不知道了。只记得他爹说过一句“有钱的人不好伺候”,而且他爹也没把这鞋的做法传给他。现在他爹他娘全不在了,谁还知道鹰嘴鞋是嘛模样?
罗罗锅总琢磨这事。一天忽想起他娘留下一个装破烂杂物的小箱子,一直扔在柴房里,扒出来一看,居然有个小包袱,解开再瞧,竟然就是他要找的东西,是不是祖先显灵了?这东西扔了许多年了,怎么没叫老鼠啃了。里边花花绿绿,不仅有各种鞋样子、绣花粉稿、布缎小料、锥子顶针、针头线脑,居然还有一双完完整整让他喊绝的鹰嘴鞋!细品这双鞋的用料、配色、做工、针法,叫他傻了眼。
罗罗锅想,人愈将就穷就愈穷,为嘛不试一把拼一把?于是他把自己关在家七七四十九天,几成几败,用尽了心血心思心力,还有一辈子做鞋的功力,终于把先人的鹰嘴鞭鞋一点点复活了。尤其鞋子前边那个挡土又盖脚面的“鹰嘴”,叫他翻过来倒过去做了十八遍,才做出神气来。他这才明白,先人的本事不在样子上,都在神气上。
等到他把这双鹰嘴�鞋往南斜街上一摆,惊住了东来西往的人。有人出高价要买,出的价钱高出市面上一双好鞋的三四倍。但罗罗锅不卖。他没卖过鹰嘴鞋,不知道该嘛价;再有就是他舍不得卖,害怕卖了,手里这东西就没了。
这样一连三天,每天早早晚晚鞋摊前都聚着一些人,很快就有从城里闻名而来的了。
到了第五天,忽有一行人从天后宫那边过来。旗罗伞盖,衙役兵弁,前呼后拥,中间一顶八抬绿呢大轿,不知是谁,一准是个大官。
待这行人马走过眼前时,忽然停住,轿帘一掀,走下一个人。瘦高的个子,气质不凡,带着一股威风与霸气,竟然朝自己走来。他觉得好像过来一只老虎。
他想跑,但两条腿打哆嗦,迈不开步了。
这人已走到面前,对他说:“我远远就瞧你这双鞋做得不凡,拿过来叫我试试。”
罗罗锅赶忙取了鹰嘴�鞋往这大官脚前一摆。马上三个差役上来,两个左右搀着大官,一个半跪下身给大官脱鞋、穿鞋,一边还说:“请中堂大人站稳。”
罗罗锅听了差点吓晕,竟然是李中堂!只见李中堂把脚往鞋里一伸,跟着情不自禁地说:“真舒服,踩进云彩里边了。”
罗罗锅一直吓得脑袋扎在怀里,不敢抬头不敢看,只听李中堂的声音:“这鞋好像就是为我做的。”
说完,中堂大人穿着他的鞋转身就走。
等到开道锣“哐哐”再响起来,抬头看,中堂大人的人马轿子早往西走了,一直拐出街去,罗罗锅还傻站着。
在街对面开古董店的吴掌柜过来,笑嘻嘻对他说:“中堂大人喜欢你的鞋,这回该你发了!”
罗罗锅说:“发嘛,鞋穿走了,也没给钱。”
吴掌柜笑道:“中堂大人穿鞋,嘛时候花过钱?可你这鞋叫中堂大人穿上了,还不发?”
罗罗锅说:“怎么发?”    
吴掌柜说:“你在天津这么多年还不明白这道理。不论嘛东西,没名分,不值钱;沾上名分,就有钱赚了。我若是不说我腰上这玉件是老佛爷当年丢在避暑山庄的,谁买?不就是块破石头吗?现在你的鞋要卖高价,不是你做的好,是中堂大人穿在脚上了。”
罗罗锅将信将疑,回去赶出来几双,拿出来一摆,当天抢光!这几双鞋卖的钱,顶他一年摆摊赚的钱。原来这时候整个天津卫全知道中堂大人喜欢上他的鹰嘴鞋了!一时买鞋来的人太多,做不过来,只能预订。预订鹰嘴鞋最多的人是大小官员们。大人喜欢,“小人”要更喜欢才行。
一年后,罗罗锅不在南斜街风吹日晒地摆鞋摊了。他在东门里临街买房开店。房子门脸不大,纵深几间,后边还有个小院,正好前店后坊,他一家人也住在那儿,取名“罗家鞋铺”。有位高人对他说:“你这鞋得有个俏皮的名字,既留下中堂大人的故事,又不直接用中堂大人的名义,我给你起一个鞋名,叫‘贵人鞋’吧。”
(选自冯骥才《俗世奇人(新增本)》)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嘉庆年间……直到现今的光绪,还摆在那儿”,既写出罗家几代人对手艺的坚守,也写出手艺人难凭手艺改变命运的社会现实。
B.罗罗锅的爹不愿意让儿子去做伺候富贵人的事情,又怕祖宗的独门手艺失传,这才有了后来从柴房里找出鹰嘴鞋的情节。
C.罗罗锅费尽心力,加上平日做鞋的功力,经过多次重做后,终于复活了鹰嘴颗鞋,并从中明白了“做鞋要做出神气”的道理。
D.“贵人鞋”这一名字实在巧妙,既暗含了中堂大人的故事,又能抬高买鞋人的身份,同时也有力地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思想。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写罗罗锅做大路货鞍鞋,不惜笔墨,极力写出鞋的结实、好看、舒适,表现出罗罗锅做鞋技艺的高超,为下文写他复活鹰嘴鞍鞋做好铺垫。
B.当李中堂朝自己走过来时,罗罗锅觉得好像过来一只老虎,这一心理描写既写出了李中堂的威风霸气,又写出了罗罗锅的惊慌惧怕心理。
C.小说中的吴掌柜为人精明,熟谙经营之道,作者设计这一人物的目的在于让他和罗罗锅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反衬出罗罗锅朴实善良的品格。
D.小说中“嘛”字多次出现,既有天津方言的地方特色,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又不乏幽默感,通过轻松诙谐的笔触展现了人物性格和社会风貌。
8.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写了众多民间“奇人”的传奇故事。本文中“罗罗锅”的“奇”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5分)
          
9.小说家是“讲故事的人”。小说叙事要引人入胜,就要写出情节的曲折起伏,还要表现情节中内在的思想意蕴。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认识。(6分)
 
 
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6.(3分)B(“又怕祖宗的独门手艺失传”错误,从原文看,罗罗锅的爹不愿意儿子走伺候富贵人这条路,以至于父亲不把独门绝技传给儿子;没有害怕独门手艺由此失传)
7.(3分)C(对作者设计这一人物的目的解说错误,从全文看,吴掌柜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主要作用在于推动了故事发展,并借他的话暗示小说主题)
8.(5分)①身世奇。他家几代单传,做鞋的手艺也是一路单传下来的。
②相貌奇。他天生罗锅,从背影看不见脑袋,可却正好干鞋匠;
③手艺奇。他靠自己的悟性做出了鹰嘴�鞋;
④性格奇。如他“性好”,别人喊他外号他也不恼火;又如他作为手艺人,却不精通营商之道;
⑤经历奇。他做出鹰嘴�鞋,巧遇李中堂,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答出其中1点得1分,答出其中2点得3分,答出其中3点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9.(6分)(1)小说情节跌宕起伏。罗家世代做鞋,有绝活,到罗罗锅时却没有传下来;无望之时,罗罗锅却从母亲的遗物中发现了鹰嘴鞋;他费尽心力做出鞋,李中堂却未付鞋钱;不过,在“高人”指点下,他却因此发财。(2)小说在情节的起伏中,表现了对底层小人物命运的关注,批判了权贵阶层的行为,讽刺了当时攀附权贵的社会现象。(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14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