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022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坍塌(tān)炽热(zhì)     宽宥(yòu)  怒不可遏(è)
B.晦暗(huì)睥睨(nì)       告罄(qìng) 拈轻怕重(niān)
C.桑梓(zǐ)   诓骗(kuāng) 蹒跚(pán)  锲而不舍(qì)
D.秀颀(qí)  褶皱(zhě)     殷红(yīn)   摩肩接踵(zhǒ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踊跃  妇儒皆知  怪诞不经  川流不息
B.峭璧  眼花缭乱  为富不仁  随心所欲
C.震撼  和颜悦色  郑重其事  异想天开
D.累赘  断章取义  坦荡如底  开卷有益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的跆拳道表演,动作前后连贯、一气呵成,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B.春天的湟水河湿地公园,花团锦簇,百鸟翔集,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C.中国一代代航天人默默奉献、前仆后继,实现了中国人民的“飞天梦”。
D.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但还有部分家长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以为然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
B.北京冬奥会期间,运动员奋力拼搏,不断超越自我,向世界传递“一起向未来”。
C.义务教育阶段应加强学生的艺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D.能否挖掘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是促进青海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5、下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赋、比、兴三类。
C.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讲究韵律,能自由表达思想感情,按风格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D.“白杨树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这个句子中“压迫”是动词,“北方的农民”是偏正短语。

6、古诗文默写。(10分)
(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3)                ,                ,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大道之行也》)
(5)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答案:

1B  “炽热”的“炽”应读作“chì”;“锲而不舍”的“锲”应读作“qiè”;“殷红”的“殷”应读作“yān”。
2C   “妇儒皆知”的“儒”应为“孺”  ; “峭璧”的“璧”应为“壁”;“坦荡如底”的“底”应为“砥”。
3D   “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本句是表达家长不重视的,该词使用与语境不符,可用“不以为意”。
4A   B,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添加“的梦想”;  C,搭配不当,将“加强”改为“培养”;  D,两面对一面,将“能否”删去或在“促进”前添加“能否”。
5B  《诗经》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6、(1)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2)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3)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4)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5)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17日 下午7:45
下一篇 2025年2月17日 下午7:4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