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2021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题)

7.下列对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古以来中国在称谓上谦敬有别。比如,谦辞有“犬子”“拙见”“鄙人”“见谅”“奉劝”等;敬辞有“惠赠”“垂询”“赐教”“劳驾”“久仰”等。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如《礼记・学记》中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就运用了比兴手法。
C.《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所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多用“小说”笔法,叙事生动,人物个性鲜明。《左传》,即《左氏春秋》,编年体史书,多用事实解释《春秋》,文字优美,记事详明。
D.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许多诗句都是描写端午节习俗的,如“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文体常识要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
【解答】A.有误,“奉劝”是敬辞;

BC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朝代、国籍等必须熟记。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0日 下午6:06
下一篇 2025年2月20日 下午6: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