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愿坚《三张纸条》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0~14

,(20

三张纸条(节选)
王愿坚
被国民党反动派摧残过的村子,一点儿也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所有的房屋都被一把火烧得精光,人们只好在这些残壁近旁搭起一排排的竹寮子来遮蔽风雨。
夜里,竹寮里只剩下两个人: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那个年岁大些的,就是程元吉。
经过这几个月的折磨,这位身强力壮的庄稼汉,像害过一场重病,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两颊瘦削下去了,嘴上也留起了胡子,一看去像个半老头了,但他那炯炯发光的眼睛和微微张开的嘴角上,却流露着掩不住的笑意――今天知道了红军游击队坚持斗争的情况,
他像蕴蓄闷烟的柴堆,一阵风儿吹来,又冒起红彤彤的火苗来了。
小伙子沉思了一会儿,说,“阿叔,我留下你不为别的,实话告诉你,这村在党的同志都上山了,这会儿,有一桩紧急的事……我想……”
他的话还没说出口,程元吉忙一把逮住那人的肩膀晃了晃,急促地说:“咳,范同志,有什么事照直说好了。我虽然不在党,可我知道咱们共产党是干什么的。有事交给我,我豁上身家性命也能干!”
原来游击队上山以后,碰到了一堆堆的困难,吃没粮,住没房,伤了病了没药治,冷了没衣裳,而最困难的是缺乏武器、弹药。费了好大的劲,通过地下党的关系,在县城里搞了一部分火药。
山上考虑到程元吉常到城里卖南瓜、蔬菜,人缘好,地理熟,再者他是有户籍的人,进出白匪的“卡子”比较方便,才决定请他来执行这项任务。
第二天,程元吉起了个黑早,拾掇了一担青菜,一溜小跑赶进了城。可接头的人被捕了,要搞的火药落到了敌人手里,游击队得不到这批军火的供应了。
他必须想出办法,做出决定。
城里还能买得到黑药,剩下的就要自己想办法了,这办法就是自己设法弄钱来买!一进家门,妻子望着他那急慌慌的神色,担心地问:“出了什么事啦?”
程元吉且不答她的话,反问她:“咱的米还有多少?”
“还有二百来斤吧!”
“装米箩,我要卖了它!”程元吉说罢,又抓了把石子在地上摆弄着算起账来。
妻子懂得他这说一不二的脾气,就动手装米。一边装,一边忍不住问道:“什么事用钱这么急?卖了以后大人小孩吃啥呀?”
“少��唆!床底下有南瓜,地窖里有红薯,还能饿着!”他又计算了一阵。算完了,他双手抱着头,发起愁来:就是卖了米,钱也还差得多呀,再从哪里弄钱呢?他打量着屋里的每一个角落,想找出点值钱的东西来。他走着、看着、想着,眼睛慢慢地在屋角里那只旧箱子上停下来。他呆呆望了一阵,蓦然狠狠地跺了跺脚:“就这么办!”说完,他走到妻子跟前,轻轻地抚摸着她的肩膀,放软了口气说:“兰子妈,跟你商量个事……我想把咱那块地卖掉!”
“卖地?”老婆很少听到丈夫用这样柔和的口气说话,等听完了,又大吃一惊。她懂得丈夫的心,也知道这事果真要紧,她不声不响地拉过箱子,找出那张地契来,交给丈夫,却不禁流下泪来。其实程元吉明白妻子的顾虑,但是,这点地,甚至这全家人,比起解救受难同志的事来,显得太微小了。
第二天,小小的破山神庙里挤满了人,正像程元吉想象的一样,人们都眼巴巴地望着呢。队长、政委焦急地在庙门外走来走去。大家一见程元吉来了,连忙迎上去。政委接过药包,高兴地拍着程元吉的肩膀说:“老乡,真得谢谢你呀!”
“嗳,算啦,自己人嘛,说这干啥?”他本想把自己做的事瞒过去的,但想起了接头站遭到破坏的事,就说,“只是那个接头的地方再也别去人了。”接着就把事情的经过谈了谈。
队长、政委和同志们都静静地听着。听完了,政委紧紧地抓住程元吉的手,激动地说:“好老乡!你这样爱护自己的军队,我们永远忘不了你!只是……”政委搜索了一下衣袋,为难地说,“只是我们一时没法报答你。这样办吧!”他摸出钢笔,在笔记本上撕下一张纸头,借着电筒的亮光,写下了几个字:
今借到灵田村程元吉老乡火药十六斤。
中国工农红军游击支队支队长
柳笙    
政委  
吴功强
看着这张纸条,程元吉的眼里忽地涌出一股泪水,他仿佛觉得心要跳出来。这些人,为了劳苦群众的事,奋不顾身,可是当需要群众的帮助的时候,却是这样斤斤计较、分毫不爽啊。他用颤抖的手接过了纸条,说:“好,我收下。等你们,不,等我们胜利了以后再说吧!”
(摘编自王愿坚《小游击队员》)
10

下列对小说的理解与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A


段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比喻,形象展现程元吉对革命重新燃起希望。
B


段中两处省略号,第一处表示说话吞吞吐吐,第二处表示语言中断。
C

小说写
卖地筹钱
一事,既反映程元吉家境艰难,也体现其妻深明大义。
D

小说中程元吉提醒红军接头站已遭到破坏,表明他希望得到红军的认可。
11

请结合语境赏析下面的句子。
4

经过这几个月的折磨,这位身强力壮的庄稼汉,像害过一场重病,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两颊瘦削下去了,嘴上也留起了胡子,一看去像个半老头了,但他那炯炯发光的眼睛和微微张开的嘴角上,却流露着掩不住的笑意。
12

文末程元吉话中的称谓发生了变化,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3

13

小说详写程元吉接受任务、筹钱买火药、政委写纸条,省略买火药、送火药的过程,这样安排有什么妙处

请简要分析。
4

14

小说结尾提到的
纸条
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

 

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0~14

,(20

10
.(3

D
11
.(4

这是对程元吉的外貌和神态描写,
1


他因为遭受战乱的折磨,外貌苍老瘦削;因知晓红军游击队坚持斗争的情况,精神振奋;
2


通过对比,突出他内心的欣喜与激动。
1

12
.(3

称谓从
你们

我们
的变化,是因为程元吉看到共产党人无私为民,但在接受群众帮助时又分毫不爽,他被这种精神感动,完全认同了红军,自觉融入革命队伍。
13
.(4

1

详写程元吉接受任务、筹钱买火药,凸显他全力支持革命,无私奉献的精神;详写政委写纸条,表现了红军对劳苦群众的真心爱护,详写部分使文章的主旨鲜明、重点突出;
2

省略买火药、送火药的过程,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精练。
14
.(6

1

纸条
是红军写给程元吉的借条,与小说开头国民党对百姓的摧残形成鲜明对比;
2

表现了红军严守群众纪律红线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体现革命军队的本色;
3

侧面揭示了程元吉全力支持红军革命斗争的原因

或纸条是红军无私为民精神的表现,是程元吉认同红军,进一步融入红军队伍的原因


4

体现军爱民、民拥军的军民鱼水情

答对3
点可得满分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31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