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14分)
最好的诗句
刘成章
①《诗经》里有一句诗,越数千年而不衰,似今天的幼儿所写:“羊牛下来
①”。好简单好明白的话!在这里,那数千年间不见了沧桑,那秦汉唐宋元明清,是一片虚无了。历史,好像从孔子的脚下,一步就跳到了今天。语言的演化,有时候就像原地未动。
②“羊牛下来”是什么样子?《诗经》在另外一首里,还有具象描写:“济济跄跄”。只这四个字,你脑子里马上就会出现一幅生动的画面,牛羊众多,步调一致,美得就像一支仪仗队。这时候,你不能不想到,翻开我们现代的种种名著,它们在描写群牛群羊的时候,所用的语言,为什么显得那么寒碜?这反证了我们祖先的语言实在厉害。
③《诗经》,不愧是我们民族的诗性开端。
④后来写牛羊最好的诗篇,英过于我们兄弟民族的《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它的意象,它的概括力,世难有二。
⑤在唐朝,诗人李白也在《将进酒》中写了牛羊,月光剑气和满腔豪情回荡其间:“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盛唐之盛,诗人的放浪无羁,写得何等狂狷忘情,淋漓尽致!那一边烹羊宰牛,酒也备下一坛一坛的富足和豪放,到今天也依然撩拨人的味蕾和情怀。羊肉一锅,牛肉一锅,美酒一坛接一坛,活画出盛唐的辉煌气象。
⑥陕北民歌云:“大羊叫唤羊羔跳,拦羊的哥哥回来了。”仅仅两句话,就把牧归的情景,描写得何其温馨。我们陕北自古羊多,我自幼常常见羊,羊的形象、羊的叫声,使我感到美好和幸运。因此我对羊也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大概正是由于这样,那年出散文集时,我神使鬼差地将集子名定为“羊想云彩”。那集子后来获得鲁迅文学奖。这里的羊,已通了人性,是有思想、会思考问题的。而它又脱俗了,想的不是羊群的事,也不是人间烟火,而是云彩,很有些浪漫气质。
⑦关于羊,有一个东晋留下来的神奇成语:叱石成羊。它出自一个神话,说的是弟兄俩,弟弟上山去放羊,可是再也没有回来。四十年后,哥哥终于在一个石洞里找到弟弟。原来弟弟一直在此修炼。哥问,那群羊呢?弟弟出门喊一声:“叱!叱!羊起!”满山的石头都应声而起,成了数万好羊。
⑧世界上的畜类,再美不过羊了。“羊”字底下加个“大”字,就是“美”字了嘛。我希望读者对着我书,喊一声:“叱!叱!羊起!
”
我的书中的每一个文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能摇动双耳,发出咩咩之声。
(选自《散文》杂志,有删改)
注:①出自《诗经・国风・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其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曷:何时。至:归家埘:鸡舍。
4. 请根据《经典常谈》的相关解说,揣摩女主人面对“羊牛下来”,唱出《君子于役》时的心理活动。
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就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
(选自《经典常谈・<诗经>第四》)
5. 请分点说明作者将文中提及的《诗经》《敕勒歌》《将进酒》和陕北民歌中写羊的诗句称作“最好的诗句”的原因。
6.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末画线句的理解。
7. 刘成章说“我想让我的散文向信天游靠拢,我的散文就成功了”。参考链接材料,请结合本文的特点,说说作者的目标达成的表现。
链接材料:
信天游在内容上,多描绘自然景象、人情、风俗等,是生活的再现;创作手法上,多采用比兴手法,叙事与抒情结合,或托物言志或直抒衷肠;句式自由灵动,曲调淳朴,高亢悠长,情深味浓。
答案:
(一)(14分)
4.(3分)示例:女主人公看到牛羊在暮色中归家,不禁想到远行服役的丈夫,为他的远行而感到担忧,为他的长期离家而思念,对他久未归来而心怀哀怨。(答出2点,意对即可)
5.(4分)示例:(1)牛羊等意象都来源于生活,具有生活气息;(2)语言概括力强,《敕勒歌》寥寥几句就把草原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3)情感都朴素自然,让人感到亲切。(每点2分,写出两点即可)
6.(3分)这是作者的创作追求,希望自己的每一个文字、标点都是鲜活的(2分),带领读者走进广袤的历史时空,领略盛世之音的豪情,苦乐悲喜,带来美好的阅读体验(1分)。(意近即可)
7.(4分)(1)内容上,既有陕北的生活经历也有基于现实的神话传说;(2)创作手法上,采用托物起兴,借“羊”这一具体可感的事物来抒发对于诗句之美的感受;(3)语言娓娓道来,“越数千年而不衰”、“世难有二”等遣词用语,闪烁着诗意的美,令人回味绵长。(每点2分,写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