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
A.“三万顷”与“一叶”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洞庭湖的浩渺辽阔与人的渺小,与苏轼的“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所营造的意境迥然有别。
B.全词的主旨句为“表里俱澄澈”,此句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秋月秋水上下通明的澄澈之美,二是湖上泛舟之人光明磊落的品格之美。
C.孤光,指月光。“孤光自照”,是说以孤月为伴,引清光相照,表现了既不为人所了解,也无须别人了解的孤高心情。
D.最后以“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作结,从秋月秋水回归自我,直抒胸臆,说明词人已忘情这月白无风之夜,忘情于自然之境,余味无穷。
16.张孝祥词风豪迈,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请结合本词谈谈其豪放之处。
 
 
答案:
15.A.“与苏轼的‘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所营造的意境迥然有别”说法错误,在三万顷的湖面上,安置我的一叶扁舟,颇有自然造化全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衬托出词人的豪迈气概,与苏轼有异曲同工之妙。

16.①“三万顷”极言湖面之广,在三万顷的湖面上“着我扁舟一叶”,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一大一小的对比中有力地衬托了词人的豪迈气概。②“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这两句写出词人自己虽遭贬谪,变得萧条冷落,但自己的心神无一丝动摇,仍沉稳地泛舟洞庭,显得洒脱、豪迈。③“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选取“西江”“北斗”“万象”等宏大的意象,凸显豪放之气。把西江水当作美酒,把北斗星当作酒器,以天下万物为宾客,词人包罗万象的想象,与浩渺无限的自然融合,抒发了豪爽坦荡的志士胸怀,表现了旷达胸襟和超脱的人生观。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16日 下午5:52
下一篇 2025年2月16日 下午5:5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