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6.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前两句写小松原先被掩没在草丛中,而现在感觉要超出蓬蒿的高度了。
B. 后两句写松树幼小时难以被人识别,长成凌云大树才为人们所称道。
C. “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体现了小松活泼可爱的性格。
D. 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描写与议论相结合,充满理趣。
7.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6. C 7. 诗歌表达了对小松的赞赏之情和对目光短浅之人不满的情绪。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
C.“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也体现出它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没有体现活泼可爱的性格;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小松》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意思是:松树在小的时候不被人发觉,如今松枝己超过蓬高(野草)了。当时人们不知道这是参天大树,等到长大了人们才称赞:这棵树真高!这首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诗中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表达了诗人虽然才华横溢,但由于出身贫穷而不受赏识的愤懑以及不满之情。
赞 (0)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天净沙・秋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上一篇
2025年2月16日 下午5:51
《过零丁洋》《夜思中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题)
下一篇
2025年2月16日 下午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