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第5―10题(22分)
【甲】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
入户,欣然起
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丙】晚游六桥①待月记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②。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③。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④。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⑤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袁中郎全集》)
[注释]①六桥:在西湖苏堤上。②岚:山中雾气。③勒:制,这里是推迟花期的意思。④午、未、申三时:约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五时。⑤夕舂(chōng):指落日。
5.【甲】【乙】两部作品的作者依次分别为
、
。(2分)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月色
入户( ) (2)欣然起
行( )
7.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我当时对桃花感到好奇,竟然舍不得去了。
B.我当时对桃花感到好奇,竟然舍不得离开。
C.我当时被桃花迷恋住了,竟然舍不得去了。
D.我当时被桃花迷恋住了,竟然舍不得离开。
8.【乙】文作者抓住月光
的特点进行描写;【丙】文作者则从花、柳、
和
等角度来写“月景尤不可言”。(3分)
9.【甲】诗作者的游历过程,是从一派
(
1
)
的景象开启的;联系选文标题和内容,【丙】
文作者描写的是
(
2
)
。(4分)
10.【甲】诗作者在尾联中表达的愿望是
;【乙】文作者将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寄予在文“□□”一词中;【丙】文结尾画线句表达了作者
的审美情趣。(6分)
答案:
一、文言文(35分)
1.路转溪头忽见 2.枯藤老树昏鸦 3.静影沉璧 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5.(2分)陆游 苏东坡(苏轼)(每空1分)
6.(4分)(1)进入 (2)行走(每空2分)
7.(3分)D
8.(3分)澄澈(皎洁或空明) 山 水(每空1分)
9.(4分)农村丰收(2分) 西湖春(美)景(2分)
10.(6分)经常和老农们畅聊(2分) 闲人(2分) 追求高雅脱俗(高洁雅致)(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