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1
小题,
7
分)
8.(7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问题。
送李侍御赴安西
①
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②。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
③燕支④北,秦城太白东⑤。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注】①安西;即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县。②骢(cōng):毛色青白相间的马。③虏障:类似碉堡的防御工事。④燕支:山名,在今甘肃。⑤太白东:指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均为送别之作,两首诗的情感基调相同。
B.“行子对飞蓬”与“征蓬出汉塞”中的“蓬”都表达出漂泊无定之感。
C.颈联既照应“万里”的漫漫征途,又引出“离魂莫惆怅”的殷切劝慰。
D.最后一句中“雄”字颇有表现力,让人联想到挥刀奋击的战斗场面。
(2)请结合全诗,说说颔联的“一杯”中饱含诗人的哪些“心事”。
【分析】这首律诗被后人誉为“盛唐五言律第一”。“侍御”即侍御史的简称,官名。李侍御,名未详。“安西”,即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县。此诗为送友人从军塞外而作,其中强烈表达了立功异域的战斗激情,和乐观豪迈的昂扬意绪。
【解答】(1)本题考查赏析诗歌内容。
ACE.正确。
B.有误,“行子对飞蓬”中的“飞蓬”表达的是一种轻快迅疾之意。
故选:B。
(2)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金鞭”“铁骢”“虏障”“燕支”“宝刀”是边塞诗常见的意象,突出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对飞蓬”万里外“燕支北”描写了边塞雄浑阔大的意境,突显出对友人的担忧。结尾以“看取宝刀雄”的放声高唱,将诗人激昂壮别、立功异域的雄心壮志表现了十分充沛,表达出对友人的珍重与鼓励。
答案:
(1)B
(2)这“一杯”中包含了诗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对友人征途的关心与担忧;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对友人建功立业的期望。
译文:
作为行客面对着飞蓬,手持金鞭指挥着骏马。
远行万里之外求取功名,万千心事全寄托在一杯别酒中。
安西在燕支之北,长安在秦岭太白峰以东。
离别时不要难过,就让宝刀来实现你的雄心壮志吧。
【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