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2021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题)

2.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
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很多文人在自己的作品中写到它们。如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B. 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C. 《龟虽寿》的作者是东汉末年的曹操,他与他的儿子曹丕、曹植在文学上都卓有建树。“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的“一门父子”指的就是曹氏父子。
D. 曹文轩的《孤独之旅》阿城的《溜索》、彭荆风的《驿路梨花》在体裁上,都是小说。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BD.正确。

C.有误,“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指的是苏洵、苏轼和苏辙三人。

故选:C。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0日 下午6:08
下一篇 2025年2月20日 下午6: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