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黠童子换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节选《狼》)
【乙】
一童子随主人宦游。从县中索骑,彼所值甚驽
①下。望后来人得骏马驰而来,手握缰绳,佯泣于马上。后来问曰:“何泣也?”曰:“吾马奔逸绝尘,深惧其泛驾而伤我也。”后来以为稚②弱可信,意此马更佳,乃下地与之易③。童子既得马,策而去,后来人乘马,始悟其欺,追之不及。
(《黠童子换马》)
【注】①驽(nú):劣马,走不快的马。②稚:年幼。③易:交换。
7.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②佯泣于马上(      )
③屠自后断其股(      )    ④始悟其欺(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下地与之易  乃悟前狼假寐(《狼》)
B.意此马更佳  意与日去(《诫子书》)
C.策而去  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D.追之不及  及其家穿井(《穿井得一人》)
8.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一 童 子 随 主 人 宦 游
9.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吾马奔逸绝尘,深惧其泛驾而伤我也。
10.小组讨论时,小华和小文的对话碰撞出了思维火花,请你参与其中。
小华:我发现两文都用了“黠”字,分别评价狼和童子,是不是都有讽刺的意味?
小文:我认为甲文是在讽刺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怎样狡猾,终会被识破和消灭。但乙文似乎是在夸奖童子,感觉对“后来人”的讽刺意味更明显。
看了两位同学的对话,你对“童子”和“后来人”的做法有了怎样独到而具体的评价?请结合内容说说你的见解。
我评童子:
                                                       
我评后来人:
                                                     
 
 
答案:
7. 从通道     假装     大腿     明白     C    8.一 童 子/ 随主 人 /  宦 游    9.(1)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2)我的马儿跑起来速度奇快,很担心无法控制它,伤到我自己。 10.     我评童子:我认为“黠”是在批评童子很狡猾,他为了达到自己要一匹快马的目的,在后来人面前“佯泣”,装可怜,他抓住对方想占便宜的心理,以谎言骗取他人的信任得到马匹。     我评后来人:后来人虽然是受害者,但也不值得同情。他看到童子“稚弱”就以为童子说的话真实可信,换马也并非是出于对童子的同情,而是贪心想占便宜得到一匹快马,结果反被狡黠的童子所利用,这是作者要讽刺的人物。
【解析】7.(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意图想要钻洞进入柴草堆来攻击屠户的后面。隧:从通道;
②句意为:假装在马上哭泣起来。佯:假装;
③句意为: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大腿。股:大腿;
④句意为:才明白受骗上当。悟:明白。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 副词,于是,就/副词,才;
B.动词,认为/名词,意志,愿望;
C. 动词,离开/动词,离开;
D. 动词,赶上/动词,等到
故选C。
8.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
这个句子的大意是:有一童子随主人四处求官。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一童子”是主语,“随主人”是介宾短语做状语,“宦游”是谓语,据以上分析断句为:一童子/随主人/宦游。
9.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字词意思。
(1)少时:一会儿;去:离开;犬:像狗一样。(2)奔逸:疾驰;绝尘:脚不沾尘土,文中形容马跑得快;惧:害怕。
10.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时,需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人物的具体做法分析作答。
①空:结合文中“从县中索骑,彼所值甚驽下。望后来人得骏马,驰而来,手握缰绳,佯泣于马上”等内容可知,童子很狡猾,为了得到快马,他抓住了对方想占便宜的心理,在后来人面前“佯泣”,以谎言骗取他人的信任得到马匹。我认为“黠”是在批评童子的狡猾。
②空:结合文中“后来以为稚弱可信,意此马更佳,乃下地与之易。童子既得马,策而去,后来人乘马,始悟其欺,追之不及”可知,来人认为童子年幼,可以相信,心想童子的马比自己的好,就下马与童子交换。童子换了马便急驰离开,那人骑上童子的马,才明白受骗上当。可见,一方面后来人认为童子是孩子,可以相信,轻信了孩子,另一方面他觉得童子的马更好,贪图好马,想占便宜,结果反被童子所骗。我认为对“后来人”的讽刺意味更明显。
参考译文:
【甲】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起身,用刀劈砍狼的头,又劈砍几刀杀死了狼。屠户正想要走,转身看柴草堆后面,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图想要钻洞进入柴草堆来攻击屠户的后面。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屠户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狼也是狡猾的动物,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乙】有一童子随主人四处求官,从县里索要马匹,童子所分配的马不好。他远远看见有个人骑着一匹骏马急驰而来,心生一计,就手握着缰绳,假装在马上哭泣起来。来人问童子:“你为什么哭泣呢?”童子说:“我的马儿跑起来速度快,是匹好马,但我担心它翻车,伤到我自己。”来人认为童子年幼,可以相信,心想童子的马比自己的好,就下马与童子交换。童子换了马便急驰离开,那人骑上童子的马,才明白受骗上当,但已追不上童子了。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36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