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早行》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题)

(二)阅读诗歌,完成20-21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0、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点题,写出了早晨旅店中行旅之人繁忙与辛苦的情景。
B. 颈联“明”字描绘了枳树白花照亮驿墙的景象,衬托出游子的欣喜之情。
C. 尾联与首联相照应,情景交融,虚实相映,结构严谨。
D. 全诗用精炼的词语、绘画一样的技法,捕捉作者最真实的感受。
21、本诗有一联与《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在意象的选择和组合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找出并赏析。

答案:

20B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的意思是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这句诗写的是漂泊在外,早起出行的所见,因为早晨太早,天色有些暗,所以,白色的花才能照亮驿站的泥墙,突出的是游子漂泊在外的辛苦,“衬托出游子的欣喜之情”错误。

21、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本联全是名词意象叠加,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渲染出一幅荒山早行图。也可这样作答: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使用白描手法,纯然写景,不说辛苦愁思而意味自在其中。也可以这样作答:“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由六种景物构成两幅画面,诗句全是由名词构成,没有其他词语,却构成了独特的、完整的画面,表现游子的辛酸。在《商山早行》中都是由名词构成的句子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一联也是六个名词、六种景物构成两幅画面,“鸡声”从听觉角度写出了出行时间之早,“月”“人迹”“霜”从视觉角度写天色之早;“茅店”“月”“板桥”“霜”是静景,“鸡声”“人迹”是动静,动静结合,写行人早起之早;在如此早的时候起床出行,写出了行人的辛苦。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16日 下午5:54
下一篇 2025年2月16日 下午5:5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