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夫军细柳》《史记・绛侯周勃世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
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节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乙】孝景三年,吴、楚反。以亚夫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剽轻
①,难与争锋。愿以梁②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太尉既会兵荥阳③,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不肯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绝吴、楚兵后食道。吴兵乏粮,数欲挑战,终不出吴兵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于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
(摘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注】①剽轻:强悍轻捷。②梁:梁地。③荥阳:现河南郑州荣阳大部分地区。
4.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
B.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
C.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
D.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2)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不肯往。
7.周亚夫为什么被称为“真将军”,请从【甲】【乙】两文各举一例并简要分析。
 
 
答案:
4.     同“披”,穿着     经过     对(正确)的    5.D    6.(1)文帝被他感动,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2)梁国天天派使者向太尉求救,太尉不肯前往去救。    7.示例:【甲】①细柳营中“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或:柳营中常备不懈、严阵以待),可见周亚夫治军有方、军队训练有素;②文帝到细柳营,“不得入”“又不得入”,“遵循军令”,可见周亚夫军纪严明、令行禁止;③面对天子,周亚夫“请以军礼见”,可见周亚夫刚正不阿,恪守军礼。(意思对即可。)【乙】①用放弃梁地断绝粮道的方法打败吴楚,可见他有谋略(深谋远虑);②从周亚夫“不肯往”“不奉诏”“不出”,可见他有主见,刚正不阿。(意思对即可。)
 
【解析】4.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官兵都披戴盔甲。被:同“披”,穿着;
(2)句意为: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居:经过;
(3)句意为:于是将领们才认识到太尉的计谋是正确的。是:对的,正确的。
5.考查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解答时,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句意:我希望先把梁国放弃让他们进攻,我们去断绝他们的粮道,这样才能把他们制服。
“愿以梁委之”是想法,“绝其粮道”是举措,“乃可制”是达到的目的;
故断为: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
故选D。
6.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1)句重点词语:为动,被感动。改容式车,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式,同“轼”。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2)句重点词语:日,每天;使,派遣;使,使者;请,指向太尉求救。
7.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分析。
甲文从“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僦�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可知,周亚夫穿着铠甲用军礼拜见文帝,并以“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以备敌人的突袭”说明了理由,这是正面描写他的治军严明;而“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可看出,军营的严整,士兵的戒备;从“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天子为动,改容式车”“既出军门,群臣皆惊”这些皇帝和群臣的反应也可看出周亚夫的治军严谨,将士们都能恪尽职守;这些都从侧面描写,突出周亚夫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凛然不可侵犯的真将军形象;
乙文,根据文中第一段“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分析,周亚夫采用了断绝叛军粮道的计划,成功地平定叛乱可以看出他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根据文中第二段“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不肯往”分析,他没有听从皇帝让他去救梁国的命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刚直不阿的人。
据此总结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
【甲】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灞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驱车而入,将士都下马迎送皇帝。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在这种情况下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侵犯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乙】景帝三年,吴、楚叛乱。周亚夫任太尉,领兵向东攻打吴、楚叛军。于是亲自请示皇帝说:“楚兵强悍轻捷,很难(与他们)通过交战取胜。希望把梁国放弃,断绝敌军的粮道,才可以制服他们。”景帝同意了他的建议。太尉周亚夫把军队会合到荥阳之后,吴国叛军正在进攻梁国,梁孝王请求援救。太尉却领兵向东北跑到昌邑,挖深沟筑高垒来坚守。梁国天天派使者向太尉求救,太尉不肯去救。梁国上书报告景帝,景帝派使者诏令太尉救梁国。太尉不遵从皇帝的诏令,坚守营垒不出兵,而是派遣轻骑兵去断绝吴、楚叛军后方的粮道。吴国军队缺乏粮食,屡次想要挑战,(太尉)始终不出兵。吴兵已经饿了,于是就撤退离去。太尉派精兵去追击,大败吴军。于是将领们才认识到太尉的计谋是正确的。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34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3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