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国金《走进红旗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4题。

                    走进红旗渠   时国金

①站在红旗渠坚固的石堤上,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人把它称为“世界奇迹”。
②1959年,十年九旱的林县(现林州市)再次遭遇特大旱灾,从春到秋,没下过一场透雨。年底,林县县委向全县人民发出“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这个号召,一经提出就得到热烈响应。一个壮举――“引漳入林”工程诞生了。将漳河水拦腰截流,把河水从山西平顺引上太行山、引进林县。
③元宵佳节,县委书记杨贵和县委全体同志率领由3万多民工组成的修渠大军,冒着寒风,踏着霜冻,开上了太行山,扑到荒无人烟的漳河滩和“引漳入林”工程的各个施工段。④在寒冷的太行山深处,铁锤声、钢钎声打破了太行山几千年的宁静,坚硬的岩石和血肉之躯开始碰撞。
⑤这战场一摆就是十年。
⑥今天,在老鹰嘴,我仰头注视着那几欲下坠的绝壁悬崖,试图复原出当年建设者之一任羊成和他的除险队凌空除险的场景和心境。难以想象,在这飞鸟不能驻足、猿猴难以攀援的石壁上悬空作业,需要多强的意志和多大的勇气!
⑦那时,除险队员用绳索捆住腰,手持长杆抓钩,身背铁锤钢钎等工具,将一块块浮石勾撬、掀落下来。因腰部长时间被粗绳捆绑系磨,久而久之,任羊成的腰部形成了厚厚一层老茧,粗糙如老榆树的树皮。一次,任羊成去排除塌方险情,炸药突然爆炸,他一下子被崩裂的烂石埋住,瞬间失去知觉。人们赶紧东找西寻,终于从乱石堆中拽出了血肉模糊的任羊成。
⑧在红旗渠干部学院的课堂上,我们通过现场连线的方式,见到了已经九旬高龄的老英雄任羊成。他虽然手抖得厉害,可说起当年的故事,眉宇间依然充溢着一股豪迈之气。他说,人需要有种精神,苦熬没个尽头,苦干才有出路。假如再修红旗渠,他还是要去参加除险队。 ⑨历史这样记载着:从1960年2月到1969年7月,杨贵带领林县人民历经10年,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挖砌土石方2225万立方米,在万仞壁立的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终于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
⑩一个人靠着责任和情怀、意志和精神,究竟能达到何种人生的高度在这里,杨贵和他带领的红旗渠建设者们,用行动乃至生命给出了答案。
这种精神,后来被人们提炼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⑪在林州人的接续奋斗下,如今的林州俨然已是“银龙舞太行,千里谷米香”。
⑫20世纪80年代,一批在红旗渠建设中锻炼成长的能工巧匠,奔赴各地从事建筑业。他们带向各地的,不仅仅是在修渠战斗中锻造出来的一流建筑技术,还有红旗渠中流淌的吃苦耐劳、敢打硬仗的精神。林州人王付银有一支建筑队,专接别人不愿干的苦活难活。在汉十高铁关键控制性工程崔家营汉江特大桥的施工中,王付银的队伍接活后日夜施工,圆满完成任务。
⑬10年前,坐落在太行山脚下的庙荒村还是个贫困村。这里土薄石厚,房屋破旧。2012年,郁林英担任庙荒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打响,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她与乡亲们一起,不等不靠,立足村子背靠太行山、红旗渠穿村而过的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如今,村里已建成农家院14户,特色院20户,每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小山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⑭红旗渠的故事并未远去,红旗渠精神始终闪耀着历久弥新的光芒,在林州大地上代代流传……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散文精选》,有删改)
11、本文围绕红旗渠讲述了哪些故事,请简要概括。(6分)
12、第⑨段划线处的数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3分)
13、本文标题“走进红旗渠”有哪些含义?(3分)
14、一个人要超越自我,达到更高的人生高度,红旗渠建设者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简要谈谈。(4分)

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题6分,12-13题,每小题3分,14题4分,共16分)
11.答案示例:
①20世纪60年代县委书记杨贵带领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故事。(2分)
②20世纪80年代在红旗渠建设中成长起来的能工巧匠奔赴各地从事建筑业敢打硬仗
的故事。(2分)
③2012年郁林英带领乡亲们脱贫攻坚,让小山村面貌焕然一新的故事。(2分)
(意近即可,共6分。若回答出任羊成除险的故事或王付银专接苦活难活的故事,则每
点得1.5分,若只回答出某某的故事则每点得1分)
12.答案示例:
①这些数字表现了红旗渠修建工期长、工程量大、建设难度大。(1分)
②更突出了建设者们坚强的意志,吃苦耐劳、不怕牺牲、敢打硬仗、无私奉献的精神。(2分)(意近即可,共3分)
13.答案示例:①走进红旗渠这个地方;②走进红旗渠的故事;③走进红旗渠的精神。(意近即可,1点1分,共3分)
14.答案示例:①有责任心、勇于担当;②能够根据自身实际,确定合理的奋斗目标;③不怕困难、敢打敢拼、坚持不懈;④有坚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意近即可,从任意两个角度结合生活实际作答,均可得满分,共4分)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34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3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