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成《黄河入海流》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青海省中考题)

三、鉴赏与思辨(共23分)
(一)(共12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驱车三个多小时,从山东的高唐往东营赶。我是去那里看黄河入海的。这一路车极少,人亦寥寥。公路两边的平原宁静如画,让人沉醉。忽然有淡腥的海风袭来,知道这是快要到了,心也无端地悬了起来。车抵东营,恰好华灯初上。晚餐做东的是当地一位朋友,人很豪爽、风趣。敬酒时,他用浓浓的山东话说:“兄弟们千里追蚂蚱,图的不是这口肉,是为了争这个气。你们千里追黄河,图的也不是这个景,而是为了这个情啊。”他说得真好,练达而真挚。看来智慧在民间哪。
②翌日,于薄云丝雨中,驱车去黄河入海口。路面已被雨打得湿湿的,陌上的芦苇野蒿似乎更加翠绿,浓浓淡淡地一直漫至天边。朋友指点迷津说,咱们应当顺路先去鸟岛看看。车子至鸟岛,方知此地是一黄河滩涂。这一带野树繁花,碧草黑枝,勾连交错,直接苍穹。朋友说,由于海水不断冲击,咱们这里,每年都要增加一两万亩土地呢。
③步入鸟岛,但见处处野林,条条清水,荡漾的芦苇,初发的蒲棒,紫蕊的红柳,冶艳的奇花,簇簇拥拥,勾连而不绝。朋友说,你看,这芦苇的根茎是可以吃的呀。我问,炒菜吗?朋友笑了,说,小孩子就那么掰下来吃,甜丝丝的。或是身临其境之故,勾起了他儿时的回忆。他指着一株溪边开花的河柳说,小时候放羊时不小心手划破了,敷上它就好了。随即又感慨地说,这个地方放羊最好啦――说罢,人已在儿时的情境中沉默不语了。
④现如今,这百鸟聚居的天堂已是国家的自然保护区了。在鸟的王国里,到处是叫不上名字的鸟儿,或从你的头上飞过,或栖息在荒草之中,或啾唧于秀枝之上。常有黑天鹅游到你的跟前,等你投食。仰头观赏时,则见白鹭筑巢在输电线路的高塔上,一杆一只,依次排开,如河滩的哨兵,延至远方。
⑤走在木质的栈道上,风拂草熏,气朗而心净,有脱胎换骨似的大轻松,羽化成仙的自在了。因今日小雨,到这里观看黄河入海的人少了许多,这反而更凸显黄河的无限苍茫。李白诗云,“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想着想着,忽见渺渺海面之上似有千帆隐约而来,这就更增加了观看黄河入海的期待。黄河,从万里之遥始,过险滩,闯激流,汇百川,滔滔滚滚,百折千回汇集到这儿,已是纯粹的大海模样了。
⑥上船喽。只是于这阴霾里,迷蒙中,更是让舟上之人不知黄河与大海的边际在何处了。船家告诉我们,你们现在还是在黄河上,只是这里是黄河最宽的地方。“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船速越来越快了,小小舟楫似乎在与入海的黄河进行着天真的比赛。江风、海风汇成一股后,似更加彪悍,如高压水枪一般扑来。刹那间,小小凡人竟也有了一种英雄之感。眼前的黄河如同一支虎狼之师,汹涌急溅,呐喊奔驰。曾几次误以为到了黄河的入海口,而那个留着小胡子的船家解释说,还没有到呢,这里还是黄河。甚至让我觉得,“黄河入海流”也许该有另一番解释了。
⑦大约行驶了十几分钟,船速突然慢了下来,水势也骤然温和了许多。这时船家指给我们看,那就是黄河入海的地方。顺着船家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前面的黄河之水与渤海之涛,相衔一处,竟筑了一条陡然凸起的海上长城。长城的这一边便是黄河,那一边便是大海了。更远处,影影绰绰,有海船若停若动,似真似幻,宛若海市蜃楼。“黄河东面海西头”,果然不错。
⑧黄河哟,你是养育炎黄子孙的母亲河。在这黄河的入海口,我方看到,一位伟大的母亲把自己的乳汁奉献给全人类的无私慷慨之举!作为黄河的子孙,此时此刻,不仅感慨万端,亦泪流满面了。
(节选自阿成《黄河入海流》,有删改)
15. 梁衡《壶口瀑布》用了“定点换景”的方法,而本文使用了______的方法,描写了黄河入海的景色。作者的游踪是从高唐到东营,翌日至______,走栈道,上船观黄河最宽的地方,然后大约行驶十几分钟,观______的景色。
16. 作者从山东的高唐赶往东营看黄河入海,但在写黄河入海口景观之前,为什么先写鸟岛的景色?
17. 如果配乐朗读下面这个句子,你觉得应该选用哪种感情基调更合适,并阐述这样朗读的理由。
黄河,从万里之遥始,过险滩,闯激流,汇百川,滔滔滚滚,百折千回汇集到这儿,已是纯粹的大海模样了。
热烈激昂    愉悦明快    深情舒缓
我选择______,理由是______
18. 文章⑦⑧两段分别刻画了黄河怎样的形象?请结合相关语句进行分析。
 
 
 
 
【答案】15.①. 移步换景    ②. 鸟岛    ③. 黄河入海   
16. 示例:内容上,描写了黄河岸边的丰饶与美丽,丰富了文章内容,凸显了黄河滋养沿岸人民的博爱形象;结构上,为下文描写黄河壮阔与雄浑的景色做铺垫。   
17.①. 我选择热烈激昂    ②. 理由是从语言方面看,动词有力,短句铿锵,表现热烈;内容上,描写黄河的雄浑壮美,需要用激越的语气朗读;情感上,表现出作者见到黄河时的激动、喜悦。因此选用“热烈激昂”的基调比较符合。    
18. 第⑦段:“只见前面的黄河之水与渤海之涛,相衔一处,竟筑了一条陡然凸起的海上长城。”这一句刻画了黄河像长城一样保卫中华民族的伟大形象。
第⑧段:“黄河哟,你不仅仅是养育炎黄子孙的母亲河,在这黄河的入海口,我方看到,一位伟大的母亲把自己的乳汁奉献给全人类的无私慷慨之举!”一句刻画了黄河母亲慷慨无私的形象。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及内容理解。
由第①段“驱车三个多小时,从山东的高唐往东营赶”可知,作者的行踪先是从高唐到东营;
由第②段“翌日,于薄云丝雨中,驱车去黄河入海口”“车子至鸟岛,方知此地是一黄河滩涂”可知,然后,翌日至鸟岛;
由第⑤段“走在木质的栈道上,风拂草熏,气朗而心净,有脱胎换骨似的大轻松,羽化成仙的自在了”可知,接着,作者走栈道,上船观黄河最宽的地方;
由第⑦段“大约行驶了十几分钟,船速突然慢了下来,水势也骤然温和了许多。这时船家指给我们看,那就是黄河入海的地方”可知,然后大约行驶十几分钟,观黄河入海的景色。
由此可知,作者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景色,故运用了移步换景的方式,这种写法使读者能清晰地了解作者的游览过程,有身临其境之感。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内容上:由第②段“这一带野树繁花,碧草黑枝,勾连交错,直接苍穹”,第③段“步入鸟岛,但见处处野林,条条清水,荡漾的芦苇,初发的蒲棒,紫蕊的红柳,冶艳的奇花,簇簇拥拥,勾连而不绝”,第④段“在鸟的王国里,到处是叫不上名字的鸟儿,或从你的头上飞过,或栖息在荒草之中,或啾唧于秀枝之上。常有黑天鹅游到你的跟前,等你投食”可知,作者描绘了鸟岛丰富多样的生物景观,如野林清水、芦苇蒲棒、红柳奇花、各种鸟儿等,呈现出了黄河入海口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展示了其自然魅力,且鸟岛的勃勃生机与后文黄河入海的壮观雄浑形成对比,一动一静,丰富了读者的阅读感受。同时,鸟岛如今成为国家的自然保护区,成为百鸟聚居的天堂,这也是黄河滋养孕育的成果,体现了黄河对这片土地和人民无私的给予和关爱,凸显了黄河滋养沿岸人民的博爱形象。
结构上:由第⑤段“想着想着,忽见渺渺海面之上似有千帆隐约而来,这就更增加了观看黄河入海的期待”可知,先写鸟岛的宁静优美,让作者在感受其独特魅力之后,更加期待下文黄河入海的磅礴气势,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为下文描写黄河入海处的壮观景色做了铺垫。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语句及朗读设计
从语言方面分析,“过险滩,闯激流,汇百川”等一系列有力的动词,以及“滔滔滚滚,百折千回”这样节奏感强的短句,营造出一种充满力量和动感的氛围,让人感受到黄河奔腾不息的气势,这种语言特点适合用热烈激昂的方式来朗读。
从内容角度看,黄河本身的雄浑壮美,其波澜壮阔的景象令人震撼,需要用更具激情和力度的语气来展现其宏大与威严。
从情感方面来说,作者见到如此伟大的黄河,内心的激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热烈激昂的朗读基调能够更好地传达出这种强烈的情感。
故选择热烈激昂。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由第⑦段“只见前面的黄河之水与渤海之涛,相衔一处,竟筑了一条陡然凸起的海上长城”可知,作者将黄河与渤海相衔的景象比喻为“海上长城”。“长城”在人们的认知中,具有坚固、雄伟、保卫的象征意义。这里把黄河之水与渤海之涛的相衔比喻为长城,形象地展现出黄河的力量和威严,仿佛它像长城一样,具有守护和捍卫的力量,保卫着中华民族,凸显了其伟大、坚强和不可侵犯的形象。
由第⑧段“黄河哟,你不仅仅是养育炎黄子孙的母亲河,在这黄河的入海口,我方看到,一位伟大的母亲把自己的乳汁奉献给全人类的无私慷慨之举”可知,作者直接将黄河称为“母亲”,并强调其“把自己的乳汁奉献给全人类”。“乳汁”通常象征着滋养和哺育,将黄河的水比作母亲的乳汁,形象地表达了黄河的滋养和奉献精神。通过这样的描述,生动地刻画了黄河母亲般的无私和慷慨,展现出其慷慨无私的形象。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47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4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