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哈乔夫《细微处见高远》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细微处见高远
[苏联]利哈乔夫
①在林林总总的物质世界,宏大不能容纳于细小。而具有精神价值的领域,情形却不是这样:方寸虽小,包容巨大,假如你试图大中寓小,那么,大,将不复存在。
②一个人,如果有远大的生活目标,这目标应当体现在各个方面,体现在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之中。在不为人知的场合,在偶然发生的事件中,时时处处须保持正直,这样,履行重大职责时,你才会始终诚实。远大的目标须贯穿人的一生,浸透他的一言一行。企图以卑劣渺小的手段达到高尚的目的,简直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③有句俗话说,“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样说是十分有害的,也是很不道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罪与罚》生动地展示了这样的主题。作品的主人公罗季昂。拉斯柯尔尼科夫想杀死令人厌恶的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弄到一大笔钱,然后用这些钱实现他的伟大抱负,为人类造福。结果事与愿违,他所承受的是内心世界的崩溃。目标遥远不能实现,罪行却真实而且具体。他的罪行是可怕的,没有什么理由可以为之开脱辩解。由此可见,想用卑鄙的手段去实现崇高的目标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要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做事不论大小都应当以此为立身之本。
④小中寓大这一条普遍的法则不仅适用于个人生活,也适用于学术研究。科学真理高于一切,这一点应当体现在科学研究的各个具体环节,体现在科学工作者的日常举止与言行当中。
假如在科学研究中追逐“渺小”的目标,因而违背事实,故弄玄虚,自我标榜,不惜借助某种“外力”作为凭证,热衷于结论的“精彩”,那么,这样的学者不可避免地会走向堕落。也许,他不会立刻破产,但最终的毁灭是定而不移的!随意夸大业已取得的科研成果,或者稍稍背离事实,科学真理便失真、变形、走样,科学便不再成其为科学,而科学家本人或早或晚也就不再成其为科学家。随时保持远大目标,有始有终,态度坚决,无论做什么事,都会变得轻松而从容。
12. 文中阐明中心论点的一句话是(   )
A. 方寸虽小,包容巨大,假如你试图大中寓小,那么,大,将不复存在。
B. 一个人,如果有远大的生活目标,这目标应当体现在各个方面,体现在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之中。
C. 要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做事不论大小都应当以此为立身之本。
D. 小中寓大这一条普遍的法则不仅适用于个人生活,也适用于学术研究。
13. 作者为什么要引用俗话“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14.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
A. 引用    B. 排比    C.反语 D.夸张

 

 

答案:

 
【答案】12. B13. 这是作者要批驳的观点,是作者树立的靶子。作者指出这种观点是有害的,不道德的,进而以《罪与罚》的主人公用卑鄙的手段想去实现崇高的目标,结果事与愿违为例,证明这种观点的行不通,从反面证明了诚实正直才是立身之本14. C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10:04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10: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