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2017年浙江卷高考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答案】D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
【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越过人类智能综合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启B.付与C.不管D.独一无二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B.乙C.丙
【答案】
2.B
3.B
【解析】
2.试题分析:对于词语题,不仅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还要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试题分析:乙处的正确标点应是:不管达到临界值、超过人类智力总和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B.《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光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朗诵的行列。
C.“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发展势头迅猛:无论是在大学校园,还是在产业园区,抑或是在街道社区,各类创业创新赛事如火如荼。
D.桃花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乡,制定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
【答案】C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3分)
例句:如果作品水品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答案】示例:如果语言是生产工具,能够生产出物质资料,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可以是百万富翁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仿句,但要使用归谬法,得出的结论必须是错误的,因为有参考示例,所以难度降低了点。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运用第三人称,有心里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字。(6分)
 小路上,有十八台阶/我坐在最上面/借一束月光/数台阶上的蚂蚁/我要把蚂蚁,数回一个童年
□□□□□□□□□□□□□□□□□□□□□□□□□□□□□□□□
【答案】示例:沿着小路,他拾级而上。坐在十八级台阶上,四顾茫然,未来的路在哪里?成人仪式后,他的心空空荡荡的,没了着落。月色溶溶,树影婆娑。他瞥见一排蚂蚁慢慢往上爬,俯下身,细细数着这些负重前行的“勇士”,久违的感奋漫过全身,他仿佛又回到了多梦的童年。
【考点定位】扩展语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4日 下午7:37
下一篇 2025年2月24日 下午7:3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