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弗洛伊德在现代社会受欢迎?》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为什么弗洛伊德在现代社会受欢迎?
苗炜
①多年之后,我才认识到,应该把弗洛伊德当成个小说家。拉美的一些小说家,会给一本不存在的书写书评,会写一本完全虚构的纳粹文学史,会把文艺理论写到小说里,那我也可以把弗洛伊德的作品当成文学作品来看。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正是从文学的角度来理解弗洛伊德的,说弗洛伊德是“他那个时代的蒙田,卓越的道德散文家”。
②英国的心理学家亚当・菲利普斯给弗洛伊德写过一本传记,他在书中说:“我们需要谨记,弗洛伊德一生中写就的著作是伟大的现代主义文学诸多作品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将普鲁斯特、乔伊斯、穆齐尔的名字视为现代主义文学的象征――我们需要把精神分析看作是叙事史的一部分,就像把它看作是医学史的一部分一样。”
③我还是来举个例子吧。1493 年夏天,达・芬奇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下了一场葬礼的费用,买蜡烛花了几块钱、买棺材花了几块钱、给掘墓人几块钱等等,至于埋葬的那个叫卡泰丽娜的女人到底是谁,笔记中却没有透露。有传记作家推测,这个卡泰丽娜可能是达・芬奇的妈妈。
④如果是一个传统的作家处理这段素材,可能会这样写:达・芬奇的妈妈死了,达・芬奇很悲伤,他在笔记本上记录葬礼的每一笔开销,是为了让自己暂时忘却伤痛。19 世纪的作家很可能这样写,但现代主义文学不会这样写。弗洛伊德的写法非常独特,他说,这是一种叫“
留置”的心理机制,在这种机制中,深层情感被升华或转移到繁琐的重复性的动作上,达・芬奇需要“分心”,需要去关注“无关紧要的细节”,他把自己的悲伤隐藏起来,精神分析要让原本被隐藏的冲动得以显露出来。他把小说中的一个叙事技巧直接变成了一种心理学的解释。
⑤我的意思是说,弗洛伊德掌握了一种手法叫“精神分析”,他用这个手法写了《少女杜拉的故事》,也用这套手法分析了歌德和莎士比亚。这是一套独创的手法,像“独孤九剑”一样,也许弗洛伊德看了很多文学作品,发现里面的文字都四平八稳,没有笔误,也没有口误,这跟日常生活太不一样了,那我干脆写一本书专门讲口误和笔误吧,口误和笔误才是真正透露内心的,但在文学作品中得不到一点儿呈现,那么就由我来颠覆一下吧。
⑥我们不妨来看一位心理学家对弗洛伊德做出的严肃评价:“我们的整个人生都避免面对事实,不面对自己繁冗庞杂的真实过去 ,更不去面对自己真实的童年。弗洛伊德揭示了我们是怎样对自己一无所知的,他也许没有提供科学的解答,却制造了众多的问题。他指出,正是那些我们用来避免痛苦的事物带来了痛苦。如果你觉得,这样的总结让弗洛伊德听起来不像是个医生,倒更像是一个小说家、诗人和预言家的混合体,那可能因为他正是后者。从某种角度看,弗洛伊德的确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弗洛伊德的理论向来是关于语言的,是自述故事的语言,是现代人心灵和意识的新语言。”
⑦我们自己无法理解自己,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核心的真相,那些可怖的欲望太过危险,让人无法承受。因为无论自己意识到与否,我们都在自我保护,对自己隐藏真相可以保护脆弱的个人意识。精神分析首先不是言说疗法,而是言说探索――探索如何更诚实有效地言说那些我们觉得如此难以启口的恼人事物。弗洛伊德的学说,解释了我们对自己的不接受,也显示了我们内心深处的复杂多变。
⑧以色列学者伊娃・易洛斯说,心理学在当今社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人们追究人生失败的源头时,不再审视自己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和制度结构,而是回到自己的内心,深刻反思人们在建立各种关系的同时是否逐渐丧失自我的主体性。每个人都有改变自己的动机,我们要有清晰的价值观和清晰的目标,从而在复杂多变内心世界以及多变复杂的外部环境始终明确“我之为我”的意义。
⑨我还记得《冰血暴》第二季中,美发师佩吉的同事问她:“一起去自我提升班上课的事怎么样?”佩吉回答:“我不知道还能不能去,花费太大了,我们还要攒钱,我丈夫想买下那个肉店。”她的同事说:“我听到的是你认为你丈夫的需求比你的需求更重要。”佩吉回答:“我们是有计划的。”她的同事说:“亲爱的,‘我们’这个词是一座城堡,城堡里关着的就是像你这样的公主,你可不要被这座城堡困住,去参加自我提升研讨班吧,你会找到打开城堡的钥匙。”。
(有删改)
【注释】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3.第④段加点词语“留置”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依据①―⑥段的内容,以下各项
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认为弗洛伊德和同时代的蒙田都是卓越的道德散文家。
B.心理学家亚当・菲利普斯指出弗洛伊德的著作是伟大现实主义诸多作品的一部分。
C.弗洛伊德掌握“精神分析”法并以此分析歌德和莎士比亚,体现他创作的独特性。
D.弗洛伊德揭示了我们怎样对自己一无所知的,并通过精神分析提供了科学的解答。
5.依据⑦⑧两段的内容,以下诗句或俗语与原文内容
无关的一项是(    )。(3分)
A.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需系铃人
B.日日欲念心未足,百虑摧残苦不禁
C.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未平
D.人心不古仁义灭,世道浇漓名利行
6.分析文中第③段作者以达・芬奇为例的作用。(3分)
7.在文章结尾,作者引用《冰雪暴》第二季佩吉和她同事的对话,针对佩吉的问题,佩吉的同事建议佩吉去参加自我提升研讨班。请结合文章第⑧段内容,分析佩吉同事给出的建议是否合理。(5分)

 

 

答案:

3.(2分)以繁琐的重复性动作或无关紧要的细节来隐藏深层情感
4.(3分)C
5.(3分)D
6.(3分)作者用达・芬奇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一场葬礼的每一笔费用却不提死者信息的例子,(1分)意在说明弗洛伊德把小说的叙事技巧直接变成了一种心理学的解释,(1分)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弗洛伊德的著作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部分。(1分)
7.(5分)答案示例一:合理。首先,佩吉在说“我们”的时候,“我们”一词所包含的是佩吉和她丈夫两个人,这被同事喻为 “城堡”,是一个缺少与外界交流的世界;其次,佩吉在对话中,显然混淆了自己和丈夫各自的需求,误以为满足丈夫的需求就是实现自己的需求,被同事看出问题所在,即佩吉在婚姻中丧失了自我独立性。这正如第⑧段所说,人们应该“反思……是否逐渐丧失自我的主体性”,因此,要改变这个困境,就要明确自己真正的需求。同事建议佩吉参加自我提升研讨班,正是要她明确自己真正的需求。因此,该建议合理。
答案示例二:不合理。佩吉虽然一直用“我们”来强调丈夫的需求,但这并不能说明“攒钱买肉店”完全和自己的需求无关,如果攒钱买肉店也是佩吉的目标,那么她一直都明确自己的需求和目标;其次,就算佩吉在婚姻中丧失自我需求,参加自我提升研讨班只是改变的途径之一,并不是唯一的途径,人们对自我的改变更多应该从内在进行反思,而不是纯粹依靠外界的改变。因此,同事的建议并不合理。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3月2日 下午8:37
下一篇 2025年3月2日 下午8:3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