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傅《村行》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三)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3~14题。(共7分)
村行
王禹��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释】①王禹��(chēng):北宋诗人、散文家。诗人困得罪宋太宗而贬官商州,本诗即作于此期间。②晚籁:指秋声。籁,大自然的声响。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提示:请用2B铅笔将本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选择题区域的对应题号后】
A.首联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重在突出作者浓厚的游兴。
B.颈联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胭脂”与“白雪”互相映衬,唯美生动。
C.作者沿途所见的“村桥原树”,冲淡了他的思乡之情,抚慰了宦途失意的怅然。
D.全诗描写了一副秋日山村晚晴图,体现了宋人“以画入诗”的特点。
14.从
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一句的妙处。
 
 
答案:
13.C
【解析】由尾联可知,诗人因蓦然发现“村桥原树”像故乡的景物,从而触发了思乡之情,而非“冲淡了思乡之情”。
【评分意见】本题3分。
14.示例一: 秋风瑟瑟在山谷间不停回响,看数座山峰在夕阳下默默无语。听觉视觉相结合,(“有声”与“无语”两种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描绘出山村傍晚的沉寂,表现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示例二:“无语”,运用拟人修辞方法,将山峰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山峰在夕阳中静默的样子,写出了山村傍晚的寂静,表现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
【评分意见】本题4分。表现手法占1分(除视听结合、拟人外,写动静结合、以声衬静也可)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3分,意思对即可。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16日 下午5:52
下一篇 2025年2月16日 下午5:5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