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题)

(二》诗词阅读(6分)
10、对《观沧海》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点明了“观沧海”的位置,虽没有直接写到人,但让读者似乎看到了诗人登临碣石观海时的英姿。
B.“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了岛上树木茂盛、野草繁密的画面,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让诗人生发出豪迈之气。
C.“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萧瑟秋风吹拂,汹涌的波涛溅起阵阵浪花的景象。诗人不禁产生些许落寞之情。
D.这首诗选取了沧海,日月、洪波,星汉等宏大的景物,在苍凉中又有慷慨之气,表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
1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游山西村》)诗人希望今后能趁明月闲游,随时拄杖敲门与主人交谈,抒发了诗人悠闲惬意之情。
B.“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渔家傲》)梦境中词人来到皇宫,听到皇帝情意恳切地询问,漂泊的内心感到一丝温暖。
C.“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卖炭翁》)写出官吏的粗暴蛮横,间接表现了卖炭翁的无助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当时劳动人民的同情。
D.“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行路难》)诗人发出前路何在的疑问,表现出诗人前途迷茫时低落的心情。
 
 
答案:
 10C  11B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16日 下午5:51
下一篇 2025年2月16日 下午5:5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