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六:鉴赏・中国之颜色
作品
|
“红色”意蕴
|
角度
|
《红星照耀中国》 《艾青诗选》
|
赤诚、庄重、喜庆 热烈、耀眼、勇敢 希望、力量、奇迹
|
人物、内容、主题 意象、精神、作者
|
形象
|
人物
|
品质
|
情节
|
她生得黄胖而矮,常喜欢切切察察
|
长妈妈
|
热心善良
|
①
|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
|
②
|
方正质朴
|
师生共读
|
他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
|
范爱农
|
③
|
看光复的绍兴
|
示例二:《艾青诗选》里的中国红是充满“希望”的:①诗歌中的“火把”“光”“太阳”等意象;②表达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分析。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本书真实记录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斯诺通过与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的交流,以及对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等各阶层民众的深入观察,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这本书让世界第一次全面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真实面貌和革命历程,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艾青诗选》是现代诗人艾青所编著的一部诗歌选集,收录了艾青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的作品。该诗集涵盖了艾青在不同时期、不同主题下的丰富创作,包括对土地、人民、自然、战争等方面的描绘和思考。
①如选择《红星照耀中国》
从人物角度:书中描绘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朱德总司令,他平易近人、宽厚大度,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展现出赤诚的品质。彭德怀将军作战勇猛,指挥有方,在艰苦的环境中始终保持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乐观精神,彰显出勇敢无畏的特质。这些人物的优秀品质体现了热烈、耀眼、勇敢的“中国红”。
从内容角度:斯诺详细描述了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历程,他们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依然坚韧不拔,相互扶持,这种为了革命理想不放弃、不退缩的精神内容,充满了希望、力量和奇迹,是“中国红”的生动写照。
从主题角度:本书主题旨在揭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事业是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一庄重而伟大的目标充满了赤诚与庄重,展现了庄重、喜庆的“中国红”。
从意象角度:书中的“红星”意象,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力量,代表着希望和方向,如同热烈、耀眼的“中国红”,给人们带来光明和力量。
从精神角度:红军所展现出的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以及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体现了赤诚、勇敢的“中国红”精神。
从作者角度:斯诺以客观、真实的态度深入中国革命根据地进行采访和报道,他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尊重和支持,展示了他的正义和勇敢,其创作态度体现了“中国红”的特质。
②如选择《艾青诗选》
从人物角度:艾青在诗中塑造了许多受苦受难但依然心怀希望的劳动人民形象,他们坚韧、朴实,如《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大堰河,虽身处困境却充满爱心,展现了赤诚的人性之美。
从内容角度:艾青的诗歌描绘了祖国的土地遭受侵略和蹂躏,人民生活困苦,但又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和抗争,如《我爱这土地》,这种对现实的真实反映和对希望的不懈追求,蕴含着希望、力量和奇迹。
从主题角度:他的诗作主题常常围绕着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光明未来的期盼,主题深刻且庄重,体现了庄重、喜庆的“中国红”。
从意象角度:“太阳”“火把”等意象频繁出现,它们象征着光明、温暖和力量,传递出热烈、耀眼的情感,是“中国红”的意象表达。
从精神角度:艾青诗歌中饱含的爱国精神、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以及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展现了勇敢、坚定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红”的精神内涵。
从作者角度:艾青在动荡的时代坚持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心声,以笔为武器,为人民发声,其创作的执着和勇敢彰显了“中国红”的特质。
17. ①买《山海经》;②寿镜吾(寿先生、寿怀鉴);③追求光明(理想坚定、正直真诚)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分析及内容概括。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所著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这部作品以鲁迅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生动地描绘了他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生活画面。书中既有对童年温馨生活的回忆,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充满趣味的百草园和严肃但不乏乐趣的三味书屋;也有对故人的深情缅怀,像《阿长与〈山海经〉》中善良的长妈妈。同时,作品也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和人性的复杂性。它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人物形象,展现了封建社会的愚昧、腐朽,以及新旧思想的冲突。在艺术风格上,《朝花夕拾》将叙事、抒情、议论有机融合,语言简洁明快,富有韵味。它不仅是鲁迅先生个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一个缩影,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①长妈妈是鲁迅儿时的保姆,虽然有些粗俗、喜欢唠叨,但她却心地善良,对鲁迅关怀备至。她不辞辛劳地为鲁迅买来心心念念的《山海经》,让儿时的鲁迅感受到了她的真诚和热心。这一情节充分展现了长妈妈对鲁迅的关爱,尽管她不识字,却努力寻得了鲁迅渴望已久的书籍,凸显了她的热心善良。
②寿镜吾是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老师,他是一位高而瘦、须发花白的老人。他教学认真,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学生的优长。在教学内容方面,除了《诗经》等经典之外,他还经常给学生讲荆轲、聂政等人除暴安良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鲁迅对寿镜吾先生是尊敬的,认为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③范爱农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他高大,眼球白多黑少,最初在日本留学时与鲁迅产生误会。后来在重逢后,互相理解。在看光复的绍兴这一情节中,绍兴光复后,范爱农十分高兴,他兴奋地拉着鲁迅上街去,要看一看光复后的绍兴。然而,街上的其他人都一切如旧,并没有因为绍兴的光复而有太大的改变。在这个情节中,范爱农对革命充满热情和期待,他渴望看到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尽管他前期命运坎坷,遭遇诸多不公,但他始终保持着内心对理想的坚定信念,正直真诚地面对生活,渴望社会的进步和公平。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