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对比阅读
【甲】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
关羽尝为流矢所中,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然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镞①有毒,毒入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此患乃可除。”
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与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淋漓,盈于盘器,而羽割炙②饮酒,言笑自若。
【注】本文选自《三国志》①镞(zú):箭头。②炙(zhì):烤熟的肉。
16.解释加点的词。
①非宁静无以致远( )
②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
③关羽尝为流矢所中( )
④此患乃可除(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羽便伸臂令医劈之。
18.从甲文可以看出诸葛亮善于从_________上教育子女。
19.从乙文可以看出关羽是个______________的人。
答案:
16. 达到远大目标 于是,就 曾经 才 17.①用宁静来修养自身,用俭朴来滋养品德。②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医生切开。 18.修养、志向、学识 19.关羽是一个意志刚强,胆气过人,不惧疼痛的人。
【解析】1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2)句意:于是枯败零落。遂:于是;
(3)句意:关羽曾经被一支飞箭射中。尝:曾经;
(4)句意:病才能根除。乃:才。
17.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
(1)以:连词,表目的,后者是前者的目的;修身:修养身心;养德:培养品德;
(2)伸臂:伸出臂膀;令:让;劈:切。
1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由【甲】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可知,作者希望儿子能够修养身心,培养品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语句可知,作者告诫儿子要树立明确志向;由“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可见,作者劝勉儿子要潜心学习,勤学励志;由“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等语句可知,作者希望儿子珍惜时光,志存高远;可见诸葛亮善于从修养、志向、学识上教育子女。
19.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由【乙】文“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中可知,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医生切开刮骨疗伤,鲜血直流,但是关羽却泰然自若的和众将领吃肉喝酒;可见关羽是意志刚强,胆气过人,不惧疼痛的人。
【甲】参考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于是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乙】参考译文:
关羽曾经被一支飞箭射中,箭射穿了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了,但是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医生(华佗)说:“箭头有毒,毒已渗入到骨头里,应当切开臂膀,再一次治疗箭伤,刮掉渗入毒药的骨头,(完全)除掉毒药,这样以后,病才能根除。”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医生(华佗)切开。当时,关羽恰好邀请各位将领在一起喝酒吃饭,臂膀上的鲜血淋漓,溢出盘子,而关羽却(依然)切烤肉(吃)举起酒杯(喝),谈笑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