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吴太伯世家》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8题。(每题3分,共12分)
二十五年,王寿梦卒。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馀祭,次曰馀昧,次曰季札。
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摄①行事当国。
王诸樊元年,诸樊已除丧,让位季札。季札谢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君义嗣,谁敢干②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才,愿附于子臧之义。”
吴人固立季札,季札弃其室而耕,乃舍之。
王诸樊卒。有命授弟馀祭,欲传以次,必致国于季札,以称先王寿梦之意,且嘉季札之义。季札礼封于延陵,故号曰延陵季子。
吴使季札使于郑。见子产,如旧交。谓子产曰:“郑之执政侈,难将至矣,政必及子。子为政,慎以礼。不然,郑国将败。”去郑,适卫。说史狗、公子荆、公叔发……曰:“卫多君子,未有患也。”
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
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节选自《史记・吴太伯世家》,有删节)
【注】①摄:代理。②干:触犯。
5、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季札谢曰             谢:感谢
B.子臧去之             去:离开
C.且嘉季札之义         嘉:赞赏
D.北过徐君             过:造访
6、下列对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
B.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
C.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
D.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
7、下列对文中加色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国人本来要立季札,季札却抛弃了家世财产去耕作,吴国人于是就放弃了这个打算。
B.吴国人坚持要立季札,季札却抛弃了家世财产去耕作,吴国人于是就替他造房屋。
C.吴国人坚持要立季札,季札却抛弃了家世财产去耕作,吴国人于是就放弃了这个打算。
D.吴国人本来要立季札,季札却抛弃了家世财产去耕作,吴国人于是就替他造房屋。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季札遵守节义。当诸樊想把君位让给他时,他认为当国君不是他的应有之节,便决定学习子臧的义举。
B.季札是诸樊的弟弟,诸樊将君位传给弟弟馀祭,希望以兄传弟的方式将君位传给季札,是为了完成先王的遗愿。
C.季札与子产一见如故,季札出使郑国时,预见子产必定会执掌郑国,于是劝诫子产当以礼治国,否则国将衰败。
D.季札坚守初心。徐国国君死后,季札不想违背自己最初的意愿,仍解下宝剑挂于徐国国君墓旁的树上。
9、将下列课内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汉语。(每句3分,共9分)
(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答案:

5A
6D
7C
8B
9、(1)译文:喜爱菊花的人,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说了。
(“菊之爱”,宾语前置句,意思是喜爱菊花的人;“鲜”,少。各1分,句子通顺1分,共3分。)
(2)译文: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疾”,快。各1分,句子通顺1分,共3分。)
(3)译文:(我)只求在乱世间保全性命,不求在诸侯那里扬名显贵。
(“苟”,苟且保全;“闻达”,有名望,显贵。各1分,句子通顺1分,共3分。)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27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