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曾子处费②,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③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④。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⑤,则慈母不能信也。
答案:
12.(1)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2)一会儿 (3)越过 13.示例:选A,因为这首诗押“ang”韵。 14.示例(1):能。因为每日多次反省自己在为人谋、与朋友交以及学习等方面的问题,这是一个贤能的人才能做到的,这样的反省也会让一个人变得贤能。
示例(2):能。这些文字出自《论语》,《论语》是一部儒家经典,曾子的言行能被记录其中,表明曾子是个贤能的人。 15.示例:说明了谣言经过很多人的传播会令人信以为真,表现谣言的危害。 16.示例:“也”可以突出表现曾子母亲对曾子的信任,不为谣言所动的淡定自若。 17.示例(1):以上诗文给我的启示是一个人要有自己独到的眼光和见解。赵翼《论诗(其三)》中诗人认为“只眼须凭自主张”,这样才能做到不会人云亦云。《穿井得一人》中的宋君就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他不相信道听途说,才能揭开真相。《曾参杀人》中曾子的母亲如果坚持自己对曾子的看法,也就不会相信谣言。
示例(2):以上诗文给我的启示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要重视实地考察、实践。赵翼《论诗(其三)》中的矮子因为看不到戏,只能人云亦云。《穿井得一人》中的宋君经过实践调查,事情就真相大白了。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