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诫子书》)
【乙】读书必有暗地①工夫,方能进益。边读边想,坐则读,闲则记,夜则思量。至于与众游适②,亦念念在此,必求理路③透彻而后已。此真读也。若口吾伊④而心玩好,身学馆而心务外⑤,日计有余,月计不足,徒糜⑥廪饩⑦以瞒父兄,其父兄不知,亦曰读书无益,此是假读,与不读者同。
故余以读书在能好,好则嗜之如怡⑧,慕之如宝,而于读思过半矣。
(选自《高氏塾铎》)
【丙】教子读书,须趁光阴,不宜太迟。世人常谓⑨,太幼则无知,俟其稍长读一年算一年。
不知既长,则外旷多端⑩,虽读而终难刻骨。
(选自《赵氏家训》
[注]:①暗地:私下:暗中。②游适:游乐。③理路:理论;道理。④吾伊,读书声。⑥务外:在外游荡,不干正事。⑥糜:浪费。②廪饩:指古代由官府发给学生的膳食津贴。⑥饴:用麦芽制成的糖浆。⑨谓:说。⑩外旷多端:外面情况变化多端。
7、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及! 徐公何能
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B.
方能进益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狼》
C.
徒糜廪饩以瞒父兄
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D.
俟其稍长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送东阳马生序》)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2)不知既长,则外旷多端,虽读而终难刻骨
9、 从甲文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3分)
10、乙、丙两文告诉读者哪些读书的教益?请列举其中的三条。(3分)
答案:
7B 8、①所以我认为读书要爱好,爱好就甘之如饴,贪恋如宝贝。
②不知道长大后,外面的情况有很多方面(变化多端),虽然读了最终难以刻骨铭心。
9、示例一:青少年立志、勤学、修身养性要从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浮躁。
示例二:青少年须志存高远。
10、①读书要暗地下功夫,才能进步;②读书要边读、边思、常记录,读透彻;③读书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④读书要趁着光阴,不应该太晚;读书要爱好。参考译文:
【甲】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品德。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丧失。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又怎么来得及
【乙】读书一定要下暗中的功夫,才能进步。一边读书一边思考,坐下时读书,空闲时记录,夜晚就思考。至于和大家游玩,也时刻思索,只为求得理论透彻才行。这才是真读书。如果口中读着心里却想着玩乐,身体在学馆心思在外边,每天好像都在读书,一个月下来书没有读多少,只是浪费了钱粮哄骗父亲兄长,父亲兄长不知道,也说读书没有用,这就是假读书,和不读书一样。所以我认为读书要爱好,爱好就甘之如饴,贪恋书本如宝贝,读书的想法就很迫切了。
【丙】教孩子读书,需要趁着时光,不应该太晚。人们常说,太小就不知道,等待他稍微长大些,读一年算一年。不知道长大后,外面的情况变化多端,虽然读了最终难以刻骨铭心。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