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谷忠《走在故乡春风里》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题)

四、现代文阅读(
30
分)
(一)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走在故乡春风里
朱谷忠
①回到故乡闽中,正是春天。乡音与乡情,像两只看不见的手,一早就招引我出门,让我伴着归来的燕子,在乡间欢快地穿行。
②迎面吹来清晨的风,抚摸着我的脸颊,几丝温润,几丝凉爽。“回来了?”“回来了!”“早呀!”“早啊!”让我高兴的是,一些老人还认得我,他们那熟悉的口音,我听起来感到分外亲切。行至村头,绿意盎然的枝条正在春风中摇曳,花圃、果棚、菜地,常常可见摩拳擦掌的人们,那闪动着的一顶顶斗笠,鲜亮得像一朵朵彩云。
③于是,我放慢了脚步,走着,看着,感受着春来时乡间的生命律动。身旁,掠过的是忽闪的阳光,照亮了熟稔的灰墙黛瓦、阁楼扇门,以及矗立着的崭新楼房。许多人家的窗户都敞开着。踮踮脚尖,还可以看到花草葳蕤的院墙内,散布着一些农具:几把搁在墙洞的镰刀,一架躺在屋外的犁铧,一溜堆在廊沿的畚箕…

朴实的乡亲们,历来对那些不起眼的农具抱有朴素的感情,即便如今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耕作,他们仍然爱惜这些

老伙计

④出了小巷,眼前是村里的一条“新街”。其实,老人们都知道,它原是一段官道,由石块、石条铺成。一般来说,官道都是从村落外边擦过,而故乡的先辈们,却不管不顾地把这条约一公里长的官道“揽入怀中”。据说,当年他们考虑,只要把家族的根扎在这段官道两边,就算是共同拥有了一条抬脚可至的“主干道”。官道伸向村外的道口,则建起一座土木结构的凉亭。天气炎热时,每天轮流由一户农人在亭中施茶,供过路的客人、挑夫饮用。渐渐的,故乡成为官道上一个显眼的“节点”。于是,有人开起小客栈、小酒店;随后,杂货店、豆腐店、农具店也逐渐多了起来,展现了乡亲们亦农亦商的辛劳与智慧。如今,官道早已拓宽,两旁楼房高低错落。铳楼旁建起的农贸市场里,人声喧闹,商贩摩肩,蔬果充盈,鸡鸭满笼,织成一幅富有烟火气息的生活画卷。
⑤走出农贸市场,踏上杨柳依依的河岸,脚下就是麦苗吐穗。这些年来,为了治理这条河流的污染,乡亲们曾挑灯夜战,数次疏浚河道,可惜效果并不明显。直到上下游全面整治,又实行了河长制,清凌凌的河水才重回人们身边。有趣的是,昨夜与一位童年时的伙伴喝茶闲聊,获悉村里推选他协助河长负责河沟的监测,有人称他为“沟长”。向来乐于助人的他笑着说:“别看我官小,但责任不小,因为沟长不但管水,也管岸,甚至管岸边的花草、桥边的古塔哩。”如今,漫步河堤,水清岸绿的美好画面一一在眼前掠过,想起这条河的过往,真让人有一种时空转换之感。
⑥当然,入眼舒朗的还有渠水淙淙的田野,它让我想起青少年时期在田间学农事的日子。是的,我至今还记得那些熟悉的乡亲们,记得他们有过愁苦也有过欢乐的脸庞。
⑦这些年,故乡的变化快了起来。有人办企业,有人建蔬菜大棚,有人买汽车跑运输,有人在网上做电商……乡亲们都过上了富裕、美好的生活。
田野间,迎来了又一个春天。面对这明媚的春色,我真想把自己变成一枚书签,夹进故乡生机勃勃的书页里……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5. 作者回到故乡后看到了故乡的各种景象,请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所至
所见
村头
绿意盎然的枝条,在花圃、果棚、菜地劳作的村民
①______
灰墙黛瓦、阁楼扇门,崭新的楼房和散布的农具
新街
高低错落的楼房,富有烟火气息的农贸市场
河岸
②______
 
16.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朴实的乡亲们,历来对那些不起眼的农具抱有朴素的感情,即便如今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耕作,他们仍然爱惜这些“老伙计”。
17. 理解第⑦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田野间,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18. 选文中“我”的故乡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答案】

15.     ①. 村中小巷    ②. 麦苗吐穗,清凌凌的河水,一幅水清岸绿的美好画面。   
16. 运用了比喻手法,生动形象表现乡亲们非常爱惜昔日的农具,表现乡亲们对农具的深厚感情。   
17. 一方面表现了在春天里,家乡的田野间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另一方面运用比喻手法,乡亲们乘着时代的东风,过上了富裕而美好的日子,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代的歌颂。   
18.
示例:具体 经济措施使农民走上富裕美好的生活,他们的生活变好了,也要爱护生态的环境,建造一个宜居家园,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使人们的精神家园得以安放。
【解析】
【分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信息。
第一空,结合第③段“于是,我放慢了脚步,走着,看着,感受着春来时乡间的生命律动。身旁,掠过的是忽闪的阳光,照亮了熟稔的灰墙黛瓦、阁楼扇门,以及矗立着的崭新楼房。许多人家的窗户都敞开着。踮踮脚尖,还可以看到花草葳蕤的院墙内,散布着一些农具:几把搁在墙洞的镰刀,一架躺在屋外的犁铧,一溜堆在廊沿的畚箕”,第④段“出了小巷,眼前是村里的一条‘新街’”,可知:我行走在村里的小巷里,看到家乡的灰墙黛瓦、阁楼扇门,以及矗立着的崭新楼房,看到花草葳蕤的院墙内,散布着一些农具。由此可知,我所到的地方是村中的小巷。
第二空,结合第⑤段“踏上杨柳依依的河岸,脚下就是麦苗吐穗”“直到上下游全面整治,又实行了河长制,清凌凌的河水才重回人们身边”“如今,漫步河堤,水清岸绿的美好画面一一在眼前掠过”,可知:“我”漫步在河岸,看见麦苗吐穗,清凌凌的河水,一幅水清岸绿的美好画面在眼前掠过。由此可知,“我”看到的是麦苗吐穗,清凌凌的河水,一幅水清岸绿的美好画面。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朴实的乡亲们,历来对那些不起眼的农具抱有朴素的感情,即便如今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耕作,他们仍然爱惜这些‘老伙计’”,本句使用了比喻手法,把农具比作“老伙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乡亲们对曾经用过的不起眼农具非常有感情,十分爱惜它们,把它们收藏起来。
结合第③段“许多人家的窗户都敞开着。踮踮脚尖,还可以看到花草葳蕤的院墙内,散布着一些农具:几把搁在墙洞的镰刀,一架躺在屋外的犁铧,一溜堆在廊沿的畚箕”,可知:虽然现在乡村是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耕作,但乡亲们还在家收留了许多农具。这些不仅是农具,还是陪伴乡亲们很久的老朋友,与乡亲们的感情深厚。表现乡亲们非常淳朴。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
“田野间,迎来了又一个春天”,“迎来”运用拟人手法,结合第①段“回到故乡闽中,正是春天”,第⑥段“入眼舒朗的还有渠水淙淙的田野”,可知:春天到了,田野里到处都呈现勃勃生机的景象。
结合第⑥段“入眼舒朗的还有渠水淙淙的田野,它让我想起青少年时期在田间学农事的日子。是的,我至今还记得那些熟悉的乡亲们,记得他们有过愁苦也有过欢乐的脸庞”,第⑦段“这些年,故乡的变化快了起来。有人办企业,有人建蔬菜大棚,有人买汽车跑运输,有人在网上做电商……乡亲们都过上了富裕、美好的生活”,可知:过去的田野见证乡亲们在期间从事艰辛的农事,他们曾经为生活而愁苦。现在,时代变化了,乡亲们乘着时代的发展东风,在田间里发展机械化耕种,多样发展,乡亲们因此过上了富裕而美好的生活。“春天”在此运用了比喻手法,比喻乡亲们的生活变得美好而富裕。这句话表现乡亲们乘着时代东风过上幸福而美好的生活。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炼材料和主旨。
结合第⑦段“这些年,故乡的变化快了起来。有人办企业,有人建蔬菜大棚,有人买汽车跑运输,有人在网上做电商”,可知:家乡的村民创办了许多实业,这些具体的经济措施,为乡亲们带来了经济效益,使人们过上富裕而幸福的生活;
结合第⑤段“这些年来,为了治理这条河流的污染,乡亲们曾挑灯夜战,数次疏浚河道,可惜效果并不明显。直到上下游全面整治,又实行了河长制,清凌凌的河水才重回人们身边”,可知:故乡的环境得到了改善,如河流污染的治理,使得生活环境更为宜居;
结合第②段“花圃、果棚、菜地,常常可见摩拳擦掌的人们,那闪动着的一顶顶斗笠,鲜亮得像一朵朵彩云”,第④段“展现了乡亲们亦农亦商的辛劳与智慧”可知,乡亲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他们积极向上,勤劳智慧,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人们的生活变得美好而富裕,我们要爱护生态环境,物质富裕的同时,也要重视精神世界的富足。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51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5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