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
祖父死了的时候
萧红
①祖父总是有点变样子,他喜欢流起眼泪来,同时过去很重要的事情他也忘掉。比方过去那一些他常讲的故事,现在讲起来,讲了一半下一半他就说:“我记不得了。”
②某夜,他又病了一次,经过这一次病,他竟说:“给你三姑写信,叫她来一趟,我不是四五年没看过她吗?”他叫我写信给我已经死去五年的姑母。
③那次离家是很痛苦的。学校来了开学通知信,祖父又一天一天地变样起来。
④祖父睡着的时候,我就躺在他的旁边哭,好像祖父已经离开我死去似的,一面哭着一面抬头看他凹陷的嘴唇。我若死掉祖父,就死掉我一生最重要的一个人,好像他死了就把人间一切“爱”和“温暖”带得空空虚虚。我的心被丝线扎住或铁丝绞住了。
⑤我联想到母亲死的时候。母亲死以后,父亲怎样打我,又娶一个新母亲来。这个母亲很客气,不打我,就是骂,也是指着桌子或椅子来骂我。客气是越客气了,但是冷淡了,疏远了,生人一样。
⑥“到院子去玩玩吧!”祖父说了这话之后,在我的头上撞了一下,“喂!你看这是什么?”一个黄金色的橘子落到我的手中。
⑦夜间不敢到茅厕去,我说:“妈妈同我到茅厕去趟吧。”
⑧“我不去!”
⑨“那我害怕呀!”
⑩“怕什么?”
⑪“怕什么?怕鬼怕神?”父亲也说话了,把眼睛从眼镜上面看着我。
⑫冬天,祖父已经睡下,赤着脚,开着纽扣跟我到外面茅厕去。
⑬学校开学,我迟到了四天。三月里,我又回家一次,正在外面叫门,里面小弟弟嚷着:“姐姐回来了!姐姐回来了!”大门开时,我就远远注意着祖父住着的那间房子。果然祖父的面孔和胡子闪现在玻璃窗里。我跳着笑着跑进屋去。但不是高兴,只是心酸,祖父的脸色更惨淡更白了。等屋子里一个人没有时,他流着泪,他慌慌忙忙的一边用袖口擦着眼泪,一边抖动着嘴唇说:“爷爷不行了,不知早晚……前些日子好险没跌……跌死。”
⑭“怎么跌的?”
⑮“就是在后屋,我想去解手,招呼人,也听不见,按电铃也没有人来,就得爬啦。还没到后门口,腿颤,心跳,眼前发花了一阵就倒下去。没跌断了腰……人老了,有什么用处!
爷爷是八十一岁呢。”
⑯
“爷爷是八十一岁。”
⑰“没用了,活了八十一岁还是在地上爬呢!我想你看不着爷爷了,谁知没有跌死,我又慢慢爬到炕上。”
⑱我走的那天也是和我回来那天一样,白色的脸的轮廓闪现在玻璃窗里。
⑲在院心我回头看着祖父的面孔,走到大门口,在大门口我仍可看见,出了大门,就被门扇遮断。
⑳从这一次祖父就与我永远隔绝了。虽然那次和祖父告别,并没说出一个永别的字。我回来看祖父,这回门前吹着喇叭,幡竿挑得比房头更高,马车离家很远的时候,我已看到高高的白色幡竿了,吹鼓手们的喇叭苍凉的在悲号。马车停在喇叭声中,大门前的白幡、白对联、院心的灵棚、闹嚷嚷许多人,吹鼓手们响起呜呜的哀号。
㉑这回祖父不坐在玻璃窗里,是睡在堂屋的板床上,没有灵魂的躺在那里。我要看一看他白色的胡子,可是怎样看呢!拿开他脸上蒙着的纸吧,胡子、眼睛和嘴,都不会动了,他真的一点感觉也没有了?我从祖父的袖管里去摸他的手,手也没有感觉了。
祖父这回真死去了啊!
㉒祖父装进棺材去的那天早晨,正是后园里玫瑰花开放满树的时候。我扯着祖父的一张被角,抬向灵前去。吹鼓手在灵前吹着大喇叭。
㉓我怕起来,我号叫起来。
㉔“咣咣!”黑色的,半尺厚的灵柩盖子压上去。
㉕吃饭的时候,我饮了酒,用祖父的酒杯饮的。饭后我跑到后园玫瑰树下去卧倒,园中飞着蜂子和蝴蝶,绿草的清凉的气味,这都和十年前一样。沈姐的语文课堂。可是十年前死了妈妈。妈妈死后我仍是在园中扑蝴蝶;这回祖父死去,我却饮了酒。
㉖过去的十年我是和父亲打斗着生活。父亲对我是没有好面孔的,对于仆人也是没有好面孔的,他对于祖父也是没有好面孔的。因为仆人是穷人,祖父是老人,我是个小孩子,所以我们这些完全没有保障的人就落到他的手里。后来我看到新娶来的母亲也落到他的手里,他喜欢她的时候,便同她说笑,他恼怒时便骂她,母亲渐渐也怕起父亲来。
㉗我懂得的尽是些偏僻的人生,我想世间死了祖父,就没有再同情我的人了。
㉘我饮了酒,回想,幻想……
㉙所以我哭着,整个祖父死的时候我哭着。
8.分析第⑮⑯两段画线句表达情感的异同。(3分)
9.从构思角度分析第㉑段画线句的作用(3分)
10.本文语言平淡中蕴含深情,以第㉕段为例加以赏析。(4分)
11.你的学习小组要编写语文读本中的一个单元,请从《我与地坛》、《项脊轩志》中选择一篇和本文组成单元,并给出组合的理由。(5分)
答案: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
8.(3分)我和祖父说“爷爷是八十一岁呢”都表达了对祖父年纪大的感叹(1分);祖父主要是对自己年纪大上厕所也会摔跤,深感自己的不中用的悲叹(1分);而“我”则是安慰爷爷已经八十一岁,摔跤难以避免,而不是爷爷老了没有用。(1分)
9.(3分)内容上,写出“我”亲眼见到祖父去世,经反复确认后终于相信祖父去世了的事实(1分);结构上,呼应了前文,如前文第1段“祖父总是有点变样子”,第4段“好像祖父已经离开我死去似的”,第13段“在院心我回头看着祖父的面孔”等,层层铺垫,情感蓄势,一直以来对祖父的担心和害怕变为现实(1分),表达作者对祖父的去世从不能接受到接受的巨大悲痛(1分);引出下文对自己偏僻人生/祖父死后再无亲人关心同情自己的思考(1分)。(答对1点得1分)
10.(4分)“我饮了酒,用祖父的酒杯饮的”,用口语化的语言/调换语序/介词结构后置(1分),强调用祖父的酒杯饮酒,睹物思人,表达对祖父的怀念之情(1分);“我跑到后园玫瑰树下去卧倒”,满树开放的玫瑰反衬出我失去亲人的凄凉和孤独(1分);“园中飞着蜂子和蝴蝶,绿草的清凉的气味,这都和十年前一样”,而我已从小时候面对亲人去世在“扑蝶”变为“饮酒”,写出了物是人非之感,也体现了我的成长(1分)儿童时面对妈妈死去“仍是在园中扑蝴蝶”与十年后祖父死去“我却饮了酒”形成对比,表达祖父去世带给“我”的深切悲伤和我对人生、死亡的更深理解(1分)。(分析1例得2分,分析2例得3分,分析3例得4分)
11.(5分)与《我与地坛》放在一个单元。从文体上看,两篇都是散文(1分);内容上,都是对人的怀念。《我与地坛》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怀念之情(1分),本文表达的是“我”对祖父的怀念之情(1分);表达方式上,两篇文章都是记叙、描写与抒情相结合。《我与地坛》通过回忆母亲一次次到地坛找“我”,表达了母亲去世后“我”对母亲的怀念(1分);本文写了祖父的老去、去世,表达了“我”对祖父去世的担心、害怕和悲伤(1分)。
与《项脊轩志》放在一个单元。文体上,两篇都是散文(1分);内容上,都有对人的怀念。《项脊轩志》中写了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怀念(1分),本文是对祖父的怀念(1分);表达方式上,两篇文章都是记叙、描写与抒情相结合。《项脊轩志》记叙了与祖母、母亲、妻子相关的身边琐事和日常话语,表达了对三位已故亲人的深沉怀念(1分),本文也写了很多祖父和我的琐事和日常对话,以及他对“我”温暖的爱和祖父的老去和去世,表达了“我”对祖父去世的担心、害怕和悲伤(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