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与运用(2021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跃(yǒn�溃�   
准(miǎo)    污
(huì)   
海桑田(cān�溃�
B.
农(diàn)   
能(chěn�溃�   
首(qiáo)    自吹自
(léi)
C. 推
(cón�溃�   
热(chì)       
怀(miǎn)    一
千里(xiè)
D.
唤(zhāo)    屏
(zhàn�溃�    蛮
(hèn�溃�   
耳欲聋(zhèn)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准miǎo――(miáo),苍海桑田――沧海桑田;
C.推
cón�馈�―(chòng),一泄千里――一泻千里;
D.
唤zhāo――(zhào),振耳欲聋――震耳欲聋;
故选B。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整本书阅读”受到广泛关注,这项教学活动在我市部分中小学也开展得
绘声绘色
B. 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淬炼锻造形成的一系列伟大精神
历久弥新,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C. 为构筑群体免疫屏障,医护人员
夜以继日地给广大群众接种疫苗,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D. 袁隆平将一生浸在稻田里,用一粒种子书写
波澜壮阔的稻田史诗,将功勋镌刻在广阔的大地上。
【答案】A
【解析】
【详解】A.绘声绘色:形容描写或叙述一段事情很逼真。句中形容开展活动,对象使用错误;
B.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波澜壮阔: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句中是对袁隆平一生的赞美,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选A。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三星堆遗址展现了古蜀文明从孕育、成长、诞生,达到顶峰,再到衰落的过程。
B. 阜新市抓住京沈高铁全面开通的契机,全力传递“玛瑙文化”“蒙古贞风情”等文化旅游品牌。
C. 短视频平台应加强管理,避免出现低俗无价值的作品。
D. 《你好,李焕英》票房超过50亿,是因为它唤醒人们对亲情的向往的原因。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语序不当,“孕育、成长、诞生”应该调整为“孕育、诞生、成长”;
B.用词不当,把“传递”改为“推出”;
D.句式杂糅,可去掉“的原因”;
故选C。
4. 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不经意间的一件小事蕴含温暖,不起眼的一件物品
饱含真情。它们悄无声息地
治愈了我们的心灵。即使这个世界
千疮百孔,也有人对你真心以待,给你无微不至的关心。所以,在前行的路上,你应该抬起头来去发现身边的美好,放慢脚步去
感受身边的温情,这样就会收获惊喜。
A. 文中加点词语“治愈”“感受”都是动词。
B. 文中画线的“饱含真情”是动宾短语,“千疮百孔”是并列短语。
C. “不经意间 一件小事蕴含温暖”一句中,“不经意间”是定语。
D. “即使这个世界千疮百孔,也有人对你真心以待,给你无微不至的关心”是条件关系复句。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D.是假设关系复句,不是“条件关系复句”。故选D。
5. 名著阅读。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名著中一些人物勇于追求理想,奏响了生命的乐章!请从下面的人物中任选其一,然后仿照示例写一句话。
① 祥子            ② 简•爱          ③ 唐僧
示例:尼摩船长是《海底两万里》中的人物,他用巨额财富支援被压迫的民众,追求正义、平等的理想。
__________是《__________》中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①祥子是《骆驼祥子》中的人物,他用攒了三年的钱买了第一辆新车,努力实现改变生活现状的理想。    ②. ②简•爱是《简•爱》中的人物,她敢于放弃自己赖以生存的工作,追求人格独立、自由的理想。    ③. ③唐僧是《西游记》中的人物,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实现去西天求取真经的理想。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兼仿写。根据示例可知,要写出人物所出自的篇目,结合情节写出人物对理想的追求。
示例1:祥子是《骆驼祥子》中的人物,他从兵营中牵出三匹骆驼卖掉换钱,追求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的理想。
示例2:简•爱是《简•爱》中的人物,她知道罗切斯特有妻子后果断离开,追求敢爱敢恨、独立平等的理想。
示例3:唐僧是《西游记》中的人物,他万里跋涉,不受妖魔诱惑,追求西天取回真经的理想。
6. 古诗文默写。
(1)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__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3)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4)_________________,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5)兴趣是一种甜蜜的牵引,能引领你在学海中畅游。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尽管前路充满坎坷,青年人仍要有李白《行路难》(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乐观精神和远大志向。
【答案】    ①. 千里共婵娟    ②. 谈笑有鸿儒    ③. 身世浮沉雨打萍    ④. 可怜身上衣正单    ⑤.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⑥.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⑦. 长风破浪会有时    ⑧. 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
【详解】作答此题时,要求句子符合题意,书写正确,不添字,不漏字,字 笔画写准确。注意“婵、儒、沉、沧”易写成别字,“怜”笔画易写错。
7. 对下面两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甲】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
前出塞(其六)
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
①自有疆。苟能制侵陵②,岂在多杀伤?
【注】①列国:各国。②侵陵:侵略。
A. 甲诗中“搔更短”“不胜簪”以特写镜头将忧国、伤时、思家之情浓缩在诗人苍老的形象中。
B. 乙诗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指明作战取胜的关键。并用比喻说明凡事击中要害就容易成功的道理。
C. 两首诗都写到战争,甲诗写出了在连绵的战火中,久盼家书而不至的急迫心情;乙诗用反问强调了以强兵制止侵略的思想。
D. 两首诗都表达了杜甫爱国忧民的情怀,甲诗融情于景,乙诗在记叙中抒情。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D. 乙诗以议论取胜,前四句写战斗的关键,要拥有强大的军队,制敌有方,智勇兼施,才能克敌制胜。后四句,诗人提出观点,拥有强大的军队是为了守卫边疆,而不是为了征伐。无论是为制敌而“射马”还是“擒王”,都要以“制侵陵”为限。所以D选项“乙诗在记叙中抒情”说法错误。故选D。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17日 下午7:40
下一篇 2025年2月17日 下午7:4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