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各题。
【甲】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选自《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乙】
①公孙龙
①见赵文王,将以夸事②眩③之,因④为王陈⑤“大鹏九万里”“钓连鳌”之说。
②文王曰:“南海之鳌,吾所未见也;独以吾赵地所有之事报子。寡人之镇,有二小儿,曰东里、曰左伯,共戏于渤海之上。须臾有所谓鹏者,群翔于水上,东里遽入海以捕之,一攫而得。渤海之深,才及东里之胫。顾何以贮也,于是挽左伯之巾以囊焉。左伯怒,相与斗,久之不已。东里之母乃拽东里回。左伯举太行山掷之,误中东里之母,一目昧
⑥焉。母以爪剔出,向西北弹之,故太行中断。而所弹之石,今为恒山也。子亦见之乎?”
③
公孙龙逡巡丧气,揖而退。弟子曰:“嘻,先生持大说以夸眩人,宜其困
⑦也。”
(节选自苏轼《艾子杂说》)
【注释】①公孙龙:战国时赵国人,好诡辩。②夸事:说大话的本事。③眩:同“炫”,炫耀。④因:于是。⑤陈:陈述。⑥昧:眼睛看不清。⑦困:陷入困窘的境地。
6.请用“/”标出句子中的朗读停顿。(标一处)
东 里 之 母 乃 拽 东 里 回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②请循其本
③才及东里之胫
④故太行中断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②左伯怒,相与斗,久之不已。
9.品味【乙】文画线句,发挥想象,试以第一人称将公孙龙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不超过60字)
10.面对他人的反驳或炫耀,庄子与赵文王都没有直接回应,而是采用了巧妙的方法。请结合甲乙两文具体内容分析他们语言的高妙之处。
答案:
6.东里 之 母/ 乃 拽 东 里 回
7. 完全,完备 追溯 到 所以
8.①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②左伯非常生气,与东里一起打斗,过了好久也没停止。
9.示例:这赵文王,太厉害了,真佩服他,他会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尴尬了,以后自己不说大话。 10.庄子面对惠子的反驳,采用了“偷换概念”的方法。赵文王面对公孙龙的炫耀,以退为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解析】6.本题考查断句。
句意:东里的母亲将东里拽回。
“东里之母”作整个句子的主语,它偏正短语,语意完整,中间不断开;“乃拽东里回”是谓语;主谓之间应停顿,应在“母”后断句;
故句子的停顿为:东里之母/乃拽东里回
7.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①句意: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全:完全,完备;
②句意: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循:追溯;
③句意:渤海的水深仅到东里的腿腕。及:到;
④句意:所以太行山因此中断。故:所以。
8.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
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句的关键词有,子:你;非:不是;安:怎么;之:的;
②句的关键词有,相与:一起;斗:打斗;已:停止。
9.本题考查人物分析。
画线句子的句意是:公孙龙听后感到沮丧,向赵文王行礼后退下。题干要求“试以第一人称将公孙龙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我们要结合上下文来分析人物心理。
根据第①段“公孙龙见赵文王,将以夸事眩之”可知公孙龙本想向赵文王夸耀一下自己;
根据第②段赵文王讲的故事可知,赵文王没有被公孙龙的大话吓住,而是用自己的故事来震慑公孙龙,公孙龙佩服赵文王智慧;
示例:这个文王没想到比我还能炫耀,我本想炫耀,没想到却让自己尴尬了,以后自己不说大话。
10.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甲】文章结尾,庄子回到了争论的起点,驳斥了惠子的说法,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或“怎样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
【乙】文公孙龙本想向赵文王展示了一个关于大鹏的寓言,意图以此来说明自己的理论。然而,赵文王并没有直接反驳公孙龙的理论,而是通过一个生动的寓言故事来揭示公孙龙理论的荒谬性和局限性。故事中,赵文王讲述了一个夸张的故事,左伯与东里争斗的故事,但最终因为故事本身的荒谬和不合逻辑,公孙龙自己感到尴尬并退下。赵文王不仅成功地驳斥了公孙龙的理论,还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示了逻辑和语言的魅力。以退为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种通过寓言故事进行间接反驳的方式,不仅避免了直接的争论,还以一种更加生动、易于理解的方式传达了自己的观点,显示了赵文王在语言运用上的高超技巧和对逻辑的深刻理解。
参考译文:
【甲】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乙】
公孙龙拜见赵文王,试图通过夸张的言辞打动他,向他讲述大鹏展翅、连钓六鳌等奇幻故事。
赵文王听后讥讽道:“您所说的南海巨鳌,我从未见过;让我给您讲讲我赵国的一则故事吧。在镇阳,有两个小孩子,名叫东里和左伯,这两个孩子在渤海上玩耍。突然有一群大鹏鸟在水上飞翔,东里立即跳入海中捕捉其中一只大鹏鸟,轻而易举地抓住了它。渤海的水深仅到东里的腿腕。东里问左伯如何存放这只大鹏鸟,于是左伯就用自己的头巾做了一个袋子来装它。左伯对此感到愤怒,两人开始争斗,持续了很长时间。最终,东里的母亲将东里拽回。而左伯愤怒地举起太行山扔向他们,误中东里之母,导致她一只眼睛被石子弄伤。东里之母用爪子将石子剔出,并向西北方向弹去,所以太行山因此中断,弹出去的石子现在成为了恒山。赵文王问公孙龙:“你也见过这样的奇事吗?”
公孙龙听后感到沮丧,向赵文王行礼后退下。他的弟子说:“先生您用大话来炫耀自己,现在应该感到困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