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选聘 不知所错 校对(xiào) 哀悼(dào)
B.阴晦 人情世故 吝啬(sè) 屏息(bǐng)
C.翩然 根深帝固 呜咽(yè) 厌恶(wù)
D.潮夕 妇孺皆知 干涸(hé) 炽热(zhì)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
;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
的。这对于一般的
人,对于一班
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A.精雕细刻 高明 见风使舵 鄙薄
B.精益求精 高超 见风使舵 鄙陋
C.精雕细刻 高超 见异思迁 鄙陋
D.精益求精 高明 见异思迁 鄙薄
3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分析:“大地”是名词“苏醒”是动词)
B.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分析:淡淡的月光’是偏正短语。“忽明忽暗”是并列短语)
C.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分析: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我见过蝉卵”)
D.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分析:这个句子是转折关系复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
,
,
,
,我必须回去,我从来没想过离开她。
①不管我走到哪里
②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③即使我睡得很沉
④或者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
A.①③④② B.③④②① C.②①③④ D.①④③②
5.古诗文默写。(8分)
(1)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
(2)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4)
,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5)花作为意象常常寄托着古人的情思。《爱莲说》中的“予独爱莲之
,
‘,表现了周敦颐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卜算子・咏梅》
中的 “
,
”,正是陆游身处逆境志向不移的人格写照。
6.综合性学习。(8分)
某校文学社举办“与经典同行’主题朗诵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 文学社拟写的通知初稿,在内容与格式上有两处错误。请指出来并填写在横线上。(2 分)
错误①:
错误②:
任务二 诗歌朗诵环节,张华同学将朗诵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请帮他用“/”标示出下面语句的停顿之处。(标两处)(2分)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任务三 名著朗读环节,王强同学朗读了某名著中的一段话: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都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这段话出自作品
,主人公是
。(2分)
(2)下列选项中关于主人公(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苦难的童年。十二岁那年,他被赶出了学校,在母亲的安排下去车站食堂干活,负责做一些粗活脏活。后来,哥哥为他在发电厂找了一份工作。
B.初识革命者。他哥哥的朋友朱赫来住在他家,教会了他打拳,还时常给他讲一些革命道理。他偷了德国中尉的手枪,把它藏在老砖窑里。
C.第一段恋情。在池塘边钓鱼,他巧遇了富家小姐达雅,两人建立了友谊。后来达雅带他参观自己家的藏书室,在交谈中,互相产生了好感。
D.战场上搏杀。他参加革命,成长为一名侦察员。在战争中,他主动要求加入骑兵,与战友们救出七千多名革命者。在与波兰白军战斗时,被炸弹炸成重伤。
答案:
1B 2D 3C 4A
5.(1)千里共婵娟 (2)日暮乡关何处是 (3)思君不见下渝州 (4)春蚕到死丝方尽
(5)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6.任务一
错误①具体时间不明确 错误②署名与日期位置颠倒。
任务二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任务三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保尔) (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