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天津市中考作文题目

六、作文(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0
分)
24. 孔子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尊重他人的态度。尊重,意味着接纳彼此的差异,意味着换位思考、关注他人感受,意味着珍视他人的努力和成果,意味着平等对待每一个人……尊重能建立信任,收获友谊,提高个人修养。有了尊重,人与人之间会更加包容,社会会更加和谐与进步。同学们,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呢?

自拟题目
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例文:
尊重:人性的光辉
尊重,这一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品质,宛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心灵的旅程。
尊重,是对生命尊严的捍卫。无论是呱呱坠地的婴儿,还是白发苍苍的老者;无论是功成名就的伟人,还是默默无闻的凡人,每一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尊重生命的诞生与消逝,尊重生命中的欢笑与泪水,尊重生命在岁月长河中的每一次起伏与沉淀。当我们面对身患绝症的患者,给予他们关怀而非怜悯;当我们对待弱势群体,提供帮助而非施舍,我们便是在捍卫生命的尊严。
尊重,是对思想自由的守护。人类的思想如同无边无际的海洋,深邃而广阔。每个人都有权拥有自己的观点、信仰和理念。在学术的殿堂里,我们尊重不同的学说和理论,鼓励百家争鸣;在社会的舞台上,我们尊重各种声音和诉求,促进民主交流。正是这种对思想自由的守护,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尊重,也是对他人隐私的保护。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片不愿被轻易触碰的角落,那是属于个人的私密空间。我们不窥探他人的秘密,不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不随意评价他人的生活。尊重他人的隐私,让彼此在相互信任的氛围中自在地生活。
然而,在现实的喧嚣中,尊重有时会被遗忘。利益的冲突、偏见的蒙蔽、自私的作祟,都可能让我们偏离尊重的轨道。但正是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更应唤醒内心对尊重的坚守。
让我们用尊重点亮人性的灯塔,驱散冷漠与偏见的阴霾,让这束光辉温暖每一个角落,让世界因尊重而更加美好。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4日 下午7:45
下一篇 2025年2月24日 下午7:4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