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6~9题。
老头刘满囤
秦兆阳
老头子刘满囤有个好儿子和好儿媳妇,儿子名叫刘大杠,媳妇名叫王兰英。两人结了婚,分得了十二亩好麦苗地。
开春过后,天气好像比往年暖和得更快。满园老头子现在不在家里待着了,看着男女青壮年的拨工大队排成排在地里,唧唧嘎嘎说说笑笑,一个个都通红着脸……看着看着,老头儿就上了做活儿的瘾啦。
他瞅着儿子媳妇两口子单独在地里拾掇什么时,就忍不住背着家伙想去帮忙,老远的看见小两口干着活儿又说又笑,心里挺高兴,可是儿子一看见他来了,就楞声楞气的嚷道:“你来干吗?还用得着你干活吗? 忙家去歇着吧!”他讨了个扫兴,把手里的家伙一扔,嘟囔几句,撅着胡子往回走。
麦收的时候,全村忙得像打仗似的,儿子媳妇更忙的连吃饭的空儿也没有,只有老头一个人闲着没事干。
这一天,儿子媳妇在门外场里头铡麦个儿,男的掌铡刀,女的递麦个,两人都要强,一个铡的快,一个递的快,累的媳妇那白布小褂儿都汗的贴了肉,还不住吃吃的笑。
这时老头正在院里闲的闷的慌,想起了十二亩地的麦子个儿什么时候铡的完?又怕天下雨把麦德儿弄腐了,就又想起要帮他小两口的忙,不声不响的走出寨篱门来,从场边上抱起个麦子个儿就往儿子那边走去,因为被麦秸垛隔着的,谁也看不见谁,正好儿子媳妇跑着转了过来,跟他撞了个满怀,差点把老头碰倒,老头说:“你们这是干吗?”儿子红着脸说:“忙活吆!”老头说:“俺帮帮你们。”儿子
大声说:“你又上了做活的瘾啦?快去歇着你的吧!”这回老头子的气可再也忍不住了,把腰一叉,骂道:“我把你个没良心的!这说的什么话呀? 这日子就算你们挣下来的,可也有做老的一份呀,也兴老的插插手不?”还是媳妇懂事,尽说好的,才把他哄的家去了。
当天吃晚饭时,老头想起白天的事,说道:“嗯,我是个好心,怕你俩累坏了,想去帮帮,你是那样对老的说话呀?……”儿子
又大声说:“你怕把俺们累坏了,俺们就不怕把你累坏了?这么个忙时候,把你累坏了怎么着哎?”这几句话倒是好话,可是因为怕他听不见,说的嗓门粗一点。媳妇马上对丈夫瞪了一眼,
小声说:“你别这么粗门大嗓的对他说话,叫他不痛快。”又转过脸来和善的对老头说:“爹!你这么大年纪啦,还是待在家里看门吧。”老头听了儿子的话又不受听,心里就有气,又没听清媳妇跟儿子咕咕些什么,以为媳妇也嫌他了,撅着山羊胡子不声不响的吃完了饭,把碗一撂,到屋里去摸索着拿了一件破棉袄一床被,夹着走了出来。儿子问他到哪里去?他叨叨道:“我到哪里去?我是生就的贱骨头,到场里挨冻去!”媳妇连忙站起来,抢过那床被子去,
柔声说:“爹!别去看场啦!这年头谁家也有几亩麦子,自个还弄不过来,谁还偷咱的?并且这世道也不同往常啦!”可是老头一把又把被子夺了过去,撅着胡子,不言不语的就到场里去了。
出了寨篱门就是场,捆得一般大的麦个儿和已经铡了的麦茎子堆成了几座大金山,虽然天已黑了,老头子却还觉得满场子金光灿烂。
他爬到金山上,把棉袄被子放下,把鞋一脱,坐下抽起烟来,他心里又觉着喜欢,喜欢自己有这么几座金山;又觉着气闷,气闷儿子媳妇别扭;就不知不觉的自言自语起来,起先是在心里说,后来就叨叨出声音来了:“人老啦,不中用啦,讨人嫌啦!光会吃闲饭啦,光会看场啦! 这场我要不看,你们就不管,你们就不心疼这麦子,要是叫人家偷了,看你……哼,俺家什么时候收过这些麦子呀!……这如今是你们的世界啦!该你们享福啦!俺老废物是多余的啦!”说着说着,就迷迷糊糊起来,不觉一头倒在金山上,睡着啦。
一觉醒来时,只见身上被子棉袄盖得好好的(也不想想是谁给盖上的),又见天已大明,回头一看,自家那寨篱门还是关着的。他就掀起了被子,去把寨篱门抬开了,看见大门还关得严严的,心里就火了,嘴里叨叨着:“什么时候了,两口子还睡懒觉?还不下地?”三步两步冲到门跟前,“通”的一脚! 不想那门没插上,用力太猛,一跤摔进门里,半天爬不起来,就躺在地下哼哼起来。
过了一会,媳妇回来把他扶进屋里,问他是怎么回事,他不好意思说,却问道:“你们什么时候下地的?”媳妇高兴的说:“爹!对你说,俺们这个拨工组跟三元他们那个拨工组比赛割麦子,看谁割的多割的快,所以俺们半夜就起来了,到场里见你没盖被就睡着了,俺们给你盖上被,就下了地……这会俺是回来做饭的。”
老头躺下了,媳妇一面在外间屋里烧火,一面大着声音告诉他:大杠割麦子怎么壮,怎么跟人家打赌比赛,怎么全拨工组的人们都掉在后边了,怎么还割的干净,不丢麦穗子。……一会,给他端进一大碗烫烫的面汤来,说:“爹!趁热的吃吧!吃了发发汗就舒服了。”满围老头子从来没吃过这么好的汤,一口气喝完了,觉得心里暖和,全身果然出了阵大汗,又轻松又痛快。媳妇又给他把被子盖的好好的,叫他再睡一觉,并且对他说:“今日你摔了蹬的事回头别跟大杠说,叫他知道了,往后该连门也不叫你出了。这些日子他不叫你干活儿,是怕累着你,是向着你哩……”老头子心想:“咳!真是,儿子是好儿子,媳妇是好媳妇,俺总算是有福的。……”
(有删改)
[注]文本写于1948 年,反映解放区农村土改运动时期的新生活。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品开头交代“天气好像比往年暖和得更快”,一方面是写实,交代天气状况,另一方面也是人们分到土地之后的心理感受。
B.老汉看到儿子媳妇在地里拾掇什么,为了过把瘾,想去帮忙,但是儿子不领情,老汉讨了个扫兴,只能悻悻离开,心有不甘。
C.老汉想起十二亩地的麦子个儿要铡,怕天下雨麦子腐了,主动来帮忙,一方面是担心累坏了儿子和媳妇,另一方面也是想过把瘾。
D.老汉抱着被子看场,看着金灿灿的麦子,爬到金山上,内心非常高兴,但是一想到儿子和媳妇就别扭,非常生气,并发起了牢骚。
7.下列对文本加点词语所反映的心理活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声说”反映了儿子小两口联手干活又把老头撞了之后的羞愧和不满。
B.“又大声说”反映了儿子怕父亲年纪大了听不清而故意提高音量的关爱心理。
C.“小声说”反映了媳妇怕父亲生气而责备丈夫,又怕丈夫生气的周全心理。
D.“柔声说”反映了媳妇害怕父亲因为生气而真去看场挨冻的孝顺心理。
8.误解是小说中常用的一种手法,请找出本文中的误解内容并分析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形象特点。(4分)
9.刘满囤、儿子和媳妇在小说环境构成中有着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案:
6.B(B.“儿子不领情”错,小说表现的是儿子对父亲的关爱,怕让父亲累坏了,并非不领情)
7.A(“羞愧和不满”错。儿子是怕父亲干活累坏了)
8.①儿子关心父亲,不让他下地,父亲帮儿子捧麦个儿,儿子让他回去,父亲误解;②老头误解了儿媳低声嘀咕,认为儿媳嫌弃他;③回家后误解儿子儿媳懒起床。④表现了父亲对儿子阻挠的不满,突出了父亲多疑、关心儿子、热爱劳动的特点。(每点1分,形象1分)
9.①刘满囤对土地有特殊的感情,因此分到了土地又唤醒了他对土地的热情,他代表了土改时期旧农民生存方式;②儿子儿媳是新时代的青年男女的代表,他们团结互助,热情奔放,热爱劳动,代表了青年一代在土改后的生活态度;③刘满囤和儿子儿媳之间的故事,又暗示着中国农民之间的特有的孝顺、敬老的家庭环境。(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