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毛毛虫
老舍
我们这条街上都管他叫毛毛虫。他穿的也怪漂亮,洋服,大氅,皮鞋,啷��儿的。圆葫芦头上一对大羊眼,老用白眼珠瞧人。尤其特别的是那两步走法儿:曲里拐弯的用身子往前躬。遇到冷天,他缩着脖,手伸在大衣的袋里,顺着墙根躬开了,更象个毛毛虫。
邻居们都不理他,因为他不理大家;惯了以后,大家反倒以为这是当然的――毛毛虫本是不大会说话儿的。
我们不搭理他,可是我们差不多都知道他家里什么样儿。我们差不多都到他家里去过。每月月底,我们的机会就来了。他在月底拿薪水。他一拿薪水,毛毛虫太太就死过去至少半点多钟儿。
我们不理他,可是都过去救他的太太。毛毛虫太太好救:只要我们一到了,给她点糖水儿喝,她就能缓醒过来,而后当着大家哭一阵。
过两天,毛毛虫太太又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出来上街去打牌。我们知道毛毛虫白己已把事儿办好,大家心里就很平安,而稍微的嫌时间走得太慢些,老不马上又是月底。
按说,我们不应当这样心狠,盼着她又死过去。可是这也有个理由:她被我们救活了之后,并不向我们道谢,遇上我们也不大爱搭理。
不过,我们不能见死不救。况且,每月月底老是她死过去,而毛毛虫只翻翻白眼,我们不由的就偏向着她点,虽然她不跟我们一块儿打牌。
我们不只是恼她不跟我们打牌,她还有没出息的地方呢。她不管她的两个孩子。一男一女,挺好的两孩子。一天到晚跟着老妈子,头发披散得小鬼似的,脸永远没人洗,早晨醒了就到街门口外吃落花生。
我们相信我们这条街是非常文明的,假若没有毛毛虫这一家子,我们简直可以把街名改作“标准街”了。可是我们不能撵他搬家。况且,他也是大学毕业,在衙门里作着事;她呢,也还打扮得挺像样,头发也烫得曲里拐弯的。
这么着,他们就一直住了一年多。一来二去的我们可也就明白了点毛毛虫的历史。
毛毛虫的老妈子常给他往外抖��,我们也不便堵上耳朵。我们一知道了他的底细,大家的意见可就不像先前那么一致了。因为意见不同,我们还吵过嘴。
据我们所得的报告是这样:毛毛虫是大学毕业,可是家中有个倒倒脚的老婆。所以他一心一意的得再娶一个。
在这儿,我们的批语就分了岔儿。在大学毕过业的就说毛毛虫是可原谅的,而老一辈的就用鼻子哼。
一来二去的,毛毛虫就娶上了这位新太太。听到这儿,我们多数人管他叫骗子手。可是还有下文呢,有条件:他每月除吃穿之外,还得供给新太太四十块零花。这给毛毛虫缓了口气,而毛毛虫太太的身分立刻大减了价。
不久,倒倒脚太太找上来了,闹了个天翻地覆。毛毛虫又承认了条件,每月给倒倒脚十五块零花,先给两个月的。
拿着三十块钱,她回了乡下,临走的时候留下话:不定几时她就回来!
毛毛虫也怪可怜的,我们刚要这样说,可是故事又转了个弯。他打算把倒倒脚的十五块由新太太的四十块里扣下:他说他没能力供给她们俩五十五。
挣不来可就别有俩媳妇呀,我们就替新太太说了。为这个,每月月底就闹一场,那时候她可还没发明出死半点钟的法儿来。那时候她也不常出去打牌。
直赶到毛毛虫问她:“你有二十五还不够,非拿四十干什么呀?!”她才想出道儿来,打牌去。
毛毛虫没说什么,可是到月底还不按全数给。她也会,两三天的不起床,非等拿到钱不可。
拿到了钱,她又打扮起来,花枝招展的出去,好像什么心事也没有似的。“你是买的,我是卖的,钱货两清。”她好象是说。又过了几个月,她要生小孩了。
毛毛虫讨厌小孩,倒倒脚那儿已经有三个呢,也都是他的“吃累”。他没想到新太太也会生小孩。毛毛虫来了个满不理会。爱生就生吧,眼不见心不烦,他假装没看见她的肚子。到快生小孩那两天,倒倒脚来了。她服侍着新太太。毛毛虫觉得是了味,新太太生孩子,旧太太来伺候,这倒不错。
赶到孩子生下来,旧太太的报仇的机会到了。
她安安顿顿的坐在产妇面前,指着脸子骂,把新太太骂昏过去多少次,外带着连点糖水儿也不给她喝。
骂到第三天,她倒倒着脚走了,把新太太交给了老天爷,爱活爱死随便,她不担气死新太太的名儿。
新太太也不想活着,没出满月她就胡吃海塞。
这时候,毛毛虫觉得不大上算了,假如新太太死了,再娶一个又得多少钱,他给她请了大夫来。一来二去的,她好了。
好了以后,她跟毛毛虫交涉,她不管这个孩子。毛毛虫没说什么;于是俩人就谁也不管孩子。太太照常出去打牌,照常每月要四十块钱。
毛毛虫要是不给呢,她有了新发明,会死半点钟。头生儿是这样,第二胎也是这样。
我们听到了这儿,大家倒没了意见啦,因为怎么想怎么也不对了。
我们大家都不敢再提这件事了,提起来心里就发乱。可是我们对那俩孩子改变了点态度,近来每逢我们看见俩孩子在街上玩,就过去拍拍他们的脑瓜儿,有时候也给他们点吃食。
无论如何,我们在他俩身上找到一点以前所没看到的什么东西,一点像庄严的悲剧中所含着的味道。似乎他俩的事不完全在他们自己身上,而是一点什么时代的咒诅在他们身上应验了。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用“倒倒脚”借代毛毛虫旧太太,这位缠足的旧女性虽然和大学毕业的毛毛虫存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沟通障碍,但她仍深爱着毛毛虫。
B.作为真正新女性的毛毛虫新太太,打扮得挺像样,也烫了卷发,但和毛毛虫更多是人身依附关系。
C.街上的邻居虽然心地善良,热心救毛毛虫太太,但喜欢探听评论他人的隐私,如同鲁迅笔下的“看客”。
D.小说书面语与口语混搭,亦庄亦谐,如“她可还没发明出死半点钟的法儿来”“在这儿,我们的批语就分了岔儿”等。
7.下列对文中大家听到毛毛虫家底细后“怎么想怎么也不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说倒倒脚旧太太不对,不应该故意气刚生产的新太太,可是她自己守着活寡,还养着三个孩子。
B.说新太太不对,责备她不管孩子,但她其实是每月40块零花“买”来的,照料孩子又不给她添钱。
C.说毛毛虫不对,可他拼命挣钱,乐不抵苦――旧太太拿着他的钱恨他,新太太也拿着他的钱恨他。
D.大家能够分别从毛毛虫、旧太太、新太太的角度体谅各自的难处,说明他们将心比心,宽容体谅。
8.小说在谋篇布局方面很有特色,请简要说明。(4分)
9.毛毛虫本是蛾类和蝶类昆虫的幼虫,色彩美丽,有的身上有毒刚毛,蜕变时需经历诸多磨难。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男主人公身上具备的“毛毛虫”特性。(6分)
答案:
6.D(A选项倒倒脚并不爱毛毛虫,从她与毛毛虫大闹要钱等情节中可见;B选项,毛毛虫新太太并不是真正的新女性;C选项街上的邻居并非喜欢探听他人的隐私,毛毛虫的历史是老妈子抖��的。他们也不同于麻木冷漠的“看客”。)
7.D(大家对毛毛虫一家没有“将心比心,宽容体谅”。)
8.①小说采用倒叙手法,先叙说了每月月底毛毛虫家的风波以及孩子的状况,再由老妈子讲述他家的底细;②从邻居的有限视角呈现毛毛虫家的故事,以更冷静梳理的方式呈现故事,观察、评点毛毛虫一家,更加真实客观。(每点2分)
9.①他和毛毛虫外形相似,例如“圆葫芦头上一对大羊眼”,走路“曲里拐弯的用身子往前躬”;②毛毛虫色彩美丽,“他”学历和工作都不错;③毛毛虫身上有毒刚毛,“他”不理大家,难以接近;④毛毛虫蜕变时需经历诸多磨难,“他”接受过新文化的教育,反抗包办婚姻,勇于承担责任。但他头脑中仍有不少封建旧思想,他还没有变成时代的“新人”。(每点2分,答出3点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