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耧车
李锐
孙子牵着黄牛走在前头,爷爷扶着耧车跟在后头。一个七岁,一个七十岁。随着起伏的脚步,山谷里响起叮当叮当的牛铃声,舒缓,从容,悠远得好像一个神话的开头。
就像是知道人们要播种了,昨天下了整整一天的春雨。一夜醒来,田野山林忽然平添了许多亮眼的绿色。明艳的太阳把潮湿的山野晒出一层淡淡的雾气,一转眼,薄雾散尽,树丛里跳出耀眼的连翘花,黄灿灿的像火炬,在山坡上东一簇西一簇地燃烧着。布谷鸟的叫声远远地传过来,忽隐忽现,总让人想起哀怨的女人。老福田看着孙子稚嫩的后背,圆圆的脑袋,心里不由得一阵发软。
“牛牛,你累吗?累了就歇歇吧。”
孙子牵了牛,只能侧回半个头。孙子脆生生地回答:“爷,走吧,我不累。”而后,又反问,“爷,你累吗?”
老福田开心地笑起来,“呵呵,不累,不累,牛牛不累,爷爷更不累。”
翻耕过的土地吸了雨水了,又松又软。镶了铁犁铧的三条耧腿插进松软的黄土,随着老福田晃动的双手,三行谷种顺着空芯的耧腿,均匀密集地播撒到浅浅的犁沟里,随即,又被翻落下来的黄土轻轻覆盖。正是开耕下种的好日子,可是山谷的梯田里冷冷清清的,只有孤零零的这爷孙俩。蓝天黄土之间,两个人,一头牛,一架耧车,排成小小的一个队伍。一垄三行,一去一回。渐渐地,播种好的行垄宽阔起来。
爷爷还是心疼孙子。又问,“牛牛,咱歇歇吧?”
孙子还是不回头,还是脆生生地回答,“爷,再走走吧,爷。”
老福田说:“咱们不累,花摇摇可是累了,花摇摇肚子里还有个犊子呢。”花摇摇是孙子手里牵的母牛。孙子熟练地拉住牛绳,停下来:“那就让花摇摇歇歇吧。”
春天的气息被太阳晒得很舒服,很暖和。停止了耕作的母牛放松了身体,轻轻甩着尾巴,开始有滋有味儿地反刍,温顺的大眼睛一眨一眨。黄牛身后,爷孙俩在梯田边的石塄上坐下来,也放松了身体。布谷鸟的叫声又在山谷里响起来。
牛牛说:“爷,好听。”老福田说:“是呢,怪好听。”
牛牛说:“爷,你说是谁告给它的,为啥它种谷的时候就叫呀?”
这个问题有点难,老福田想了想,“是老天爷告的,山上树绿了,连翘花开了,布谷鸟就知道自己该叫了。”
牛牛叹了口气,正儿八经地发起愁来,“也不知道去了南柳村还有没有布谷鸟叫了?”
老福田心里一动,孙子说的是拆迁并村的事情。县政府、乡政府已经开过多少次会了,这一带的山底下勘探发现了大煤矿,已经开始修桥、修路,还要修建采煤厂,洗煤厂,焦炭厂,要把偏远、人少的小村子,合并到大村子里去,给煤矿腾地方。老林沟也一样,人一走,村子就荒了。到明年,这个世界上就没有老林沟了。
孙子的担心老福田回答不上来,老福田自己也不知道,开了煤矿的南柳村有没有布谷鸟。老福田只好把青筋暴突的老手伸出来,把自己的怜惜轻轻地放在孙子圆圆的小脑袋上。
牛牛忽然转了弯儿,“爷,花摇摇为啥会驾耧啊?”
老福田捏下孙子衣服上的一片草叶,“都是慢慢调教的。和你一样,你小时候不是也不会说话,不会干活儿,后来大人们慢慢教,就会了。”
牛牛又拐了个弯儿,“爷,咱的耧车是你做的吗?”
“不是。”
“那是谁做的?”
“五人坪的金堂。
“金堂会做耧,也是你教的?”
“不是。金堂会做耧是他师父传灯爷教的。”
“传灯爷做耧是谁教的?”“是传灯爷师父的师父教的。”
牛牛有点掰不清了,“……师父的师父是谁教的呀?”
看着孙子还是有些困惑的眼睛,老福田笑了,“老以前老以前,天和地就像个鸡蛋,蛋黄和蛋清是包在一块儿的,没有黑夜,也没有白天……有一天盘古爷醒过来……盘古爷就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后来……就出了伏羲爷和女娲娘娘兄妹俩……从那以后,这个世界上就有了人……又过了几万几千年,总算熬出一个神农爷来,神农爷辨五谷,教人们种庄稼。自从神农爷教会了人们种庄稼,天下的人们才开始过上安稳日子。”
说到这,老福田笑了,“爷爷真是��唆,说了几千几万年,也没说出耧到底是谁做的。”牛牛瞪大了眼睛,“爷,后来呢?”
“后来,又过了几万几千年,地上的人一多,粮食就不够吃了。出了个鲁班爷,造出来这个好使的三脚耧车,又轻巧又方便,一架耧车能顶三架犁,快多啦!从此往后,天下百姓春天摇耧,夏天锄草,秋天收割,冬天屯粮,年年如此。”
牛牛像个小牛犊一样眨巴眨巴眼睛,“爷,完啦?”
“完了。”
明媚的阳光下边,椴木做的三脚耧车投射出短短的身影,稳稳地插在黄土里,轻巧精致就像一个精灵。老福田招呼孙子,“牛牛,来,歇好了,还得把咱的地种完。”
老福田掐灭了烟头,“这块地现在就剩下今年这一回啦,今年种了谷子,明年就没人种了,就变成荒地了。变成荒地什么庄稼都不长,就变回几万几千年前那个模样了,就和伏羲爷、女娲娘娘在世的时候一个样了,荒林遍野,猛兽横行呀……咳,谁知道呢,也许变得回去,也许作孽太多永辈子也变不回去啦!”
“爷,你说的是啥呀爷?”
老福田摆摆手,“娃,给爷爷牵牛,咱们再给它种最后一回庄稼……”
蓝天黄土之间,那支小小的队伍又走动了。从容悠远的牛铃声,又叮当叮当地响起来。老福田对着山野抬起有些昏花的老眼,温暖的目光依依不舍地抚摸着群山。布谷鸟又在叫,东一声,西一声。老福田听出来了,不是一只,是两只……
看着孙子稚嫩的后背,老福田觉得有眼泪涌了出来。
(有删改)
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牛牛小小年纪就跟着爷爷做农活儿,这让老福田感到非常愧疚,所以看着牛牛的后背心里不由发软。
B.牛牛对乡间的事物非常好奇,担心拆迁并村之后再也听不到布谷鸟的鸣叫,可见他对乡土自然充满感情。
C.老福田讲述的古老故事,虽然并未解答牛牛关于耧车由来的困惑,但从中可窥见中国农耕文明的深远历史。
D.老福田和孙子关于“耧车”的对话,除表现了老福田对农耕生活的不舍外,更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赞美。
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首段的环境描写,将人物置于乡土田园牧歌的诗意中,营造出静谧和谐的意境。
B.文中开耕下种的好日子与山谷梯田冷清的场面形成对比,为下文老福田抒发感慨作铺垫。
C.文中关于拆迁并村的插叙,补充交代了老林沟即将消失的社会背景,使小说情节更完整。
D.小说采用儿童视角来讲述故事,牛牛眼中的家乡纯净、美好,为故事增添了童趣之美。
7.小说以“耧车”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8.有评论家认为李锐小说的语言兼具诗性和口语化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
5.B 6.D 7.①有利于统摄情节,小说以“耧车”为线索,展开了爷孙俩用耧车播种、谈论耧车来历等情节;②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作品正是通过老福田用耧车、爱耧车、谈耧车,塑造出一位热爱土地的勤劳老农形象;③有利于揭示主题,“耧车”象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耧车淡出田园,正揭示出现代工业浪潮下传统农耕文化逐渐式微的主题。 8.诗性特征表现在:①多用叠音词,如“淡淡的”“远远”“轻轻”等,使小说叙述呈现舒缓的节奏,营造宁静和谐的意境。②善用修辞,如把连翘花比作燃烧的火炬,色调明丽,画面唯美。口语化特征表现在:①人物对话多用短句,如“山上树绿了,连翘花开了”等,语言简洁朴实;②多使用口语、方言,如“怪好听”“为啥”“老以前”等,富有地域特色。
【导语】《耧车》呈现了乡土生活中的亲情与乡愁,描绘了即将消失的田园牧歌。小说通过老福田与孙子在播种过程中关于耧车的对话,表现了对农耕文化的传承与不舍。设定拆迁背景,凸显现代化进程对传统乡村的冲击。环境描写细腻,将自然景致与情感交融。语言质朴,兼具诗意,以儿童视角贯穿,增添了故事的温情和童趣,使读者感受到对故土的眷恋与生命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