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最后的舞蹈
迟子建
一个下雪的日子,三个骑马的人来了。一个是日本人,叫吉田,是个上尉;一个是日本人的翻译,是个汉人,叫王录;还有一个叫路德的鄂温克猎民,是他们的向导。
那是我第一次听人讲日本话,那叽哩哇啦的声音听起来就像人短着舌头在说话,不仅我被逗笑了,小达西和维克特也跟着笑了。吉田见我们笑,皱起眉头,很不高兴的样子。王录是个好心人,他见吉田对我们的嘲笑表现出敌意,就编瞎话对吉田说,鄂温克猎民喜欢一个人的讲话时,就会对他发出笑声。吉田的眉头就舒展开了。吉田说,前年的时候,大部分猎民被召到山下,开了会,重新选了自己的部族长。你们是被遗落的。不过我们不会忘记你们,我们来了,你们就会过上幸福的生活,日本人是你们最可信赖的朋友。知道他听不懂我们的话,所以王录一翻译完吉田的话,依芙琳就说,狼要吃兔子的时候,总要说兔子是漂亮的!拉吉达说,这些日本人带来的看来只是锅,他们等着我们的肉下锅呢!鲁尼说,他们的舌头那么短,我看吃肉也不那么容易!鲁尼的话让大家笑起来。吉田见翻译和向导也跟着笑了,以为是在赞同他的话,也跟着笑了,并向大家竖起大拇指。
我们被召集到一起听吉田讲话的时候,尼都萨满没有来。当吉田问王录,这个乌力楞还有什么人没到场的时候,尼都萨满进来了。他手持神鼓,披挂着神衣,穿着神裙,没戴神帽,任那稀疏、斑白的头发披散着。他那怪异的样子把吉田吓得打了个哆嗦。他后退了一步,张口结舌地指着尼都萨满问王录,他是什么人?王录说,他是萨满,就是神!吉田问,神是做什么的?我告诉他,神能让河流干涸,也能让枯水横流;能让山林獐狍遍地,也能让野兽绝迹。但王录翻译过去的却是,神是为人治病的。吉田的眼睛亮了,他说,那他就是医生了?下录说,是。吉田就操起裤管,指着他腿上的一道刚被树枝划出的血痕问尼都萨满,你能让这伤痕立刻消失吗?王录面露惊慌之色,但尼都萨满却很平静,他让王录告诉吉田,如果他想让自己的伤口消失,那得以他骑的那匹马作为牺牲品。他说这话的时候,一改平日的疯癫和消沉之气,那么的镇定自若。
吉田以为尼都萨满要杀他的马,他火了,说那匹马是战马,是从上百匹马中挑选出来的,是他的好伙伴,绝不能杀的!尼都萨满说,如果你想让战马存活,就不会看到伤口结痂的情景。而且他说他尼都萨满让战马死去,不会用刀,而是用舞蹈结束它的性命。吉田笑了,他根本不相信尼都萨满有这样的神力,所以他痛快地说,如果尼都萨满果真能用舞蹈让他的伤口消失得无影无踪,他愿意献上自己的战马。但如果他失败了,尼都萨满要当众烧了自己的法器法衣,跪在他面前,求他原谅。当王录他这些话翻译完的时候,希楞柱里一派死寂。那时正是黄昏时分,太阳半落不落的,尼都萨满说,要等黑夜来临了,才能开始跳神。吉田意味深长地说,你要等来的,一定是你的黑夜。当王录翻译完这句话后,他对尼都萨满说,要不就不跳了,就说今天体力不行,改日再跳。尼都萨满叹了口气,对王录说,我要让他知道,我是会带来一个黑夜的,但那个黑夜不是我的,而是他的!
黑夜降临了,尼都萨满敲起神鼓,开始跳舞了。他时而仰天大笑着,时而低头沉吟。当他靠近火塘时,我看到了他腰间吊着的烟口袋,那是母亲为他缝制的。他不像平日看上去那么老迈,他的腰奇迹般地直起来了,他使神鼓发出激越的鼓点,他的双足也是那么的轻灵,我很难相信,一个人在舞蹈中会变成另外一种姿态。他看上去是那么充满活力,就像我年幼的时候看到的尼都萨满。
这也是尼都萨满最后一次的舞蹈。舞蹈停止的时候,吉田凑近火塘,把他的腿撩起,这时我们听到了他发出的怪叫声,因为他腿上的伤痕真的不见了!那伤痕刚才还像一朵鲜艳的花,可如今它却凋零在尼都萨满制造的风中。
我们跟在尼都萨满身后,走出希楞柱,去看马。在星光映照的雪地上,在营地的松林中,我们只看到两匹伫立的马,吉田的那匹战马,已经倒在地上,没有一丝气息。这匹战马让我想起我开始有记忆的那个时刻,倒在夏日营地的那只灰色的驯鹿仔。吉田抚摸着那匹死去的、身上没有一道伤痕的战马,冲尼都萨满叽哩哇啦地大叫着。王录说,吉田说的是,神人,神人,我们需要你!神人神人,你跟着我走,为日本效力吧。
尼都萨满咳嗽了几声,返身离开我们。他的腰又佝偻起来了。他边走边扔着东西,先是鼓槌,然后是神鼓,接着是神衣、神裙。神衣上缀着许多金属的图腾,所以它们落在雪地的时候,发出“嚓嚓”的声响。除了妮浩,我们都围聚在死去的战马身边,就像守着一块从天而降的巨石,呆呆地看着尼都萨满的背影,谁也没有起身。我们看着他在前面扔东西,而妮浩慢慢地跟在他身后拾捡着。尼都萨满扔一件,她就拾起一件。当他的身体上已没有一件法器和神衣的时候,他倒在了地上。
(摘编自《额尔古纳河右岸》,有删改)
文木二:
迟子建怀着素有的真挚澄澈的心,进入鄂温克族人的生活世界,以温情的抒情方式诗意地讲述了一个少数民族的顽强坚守和文化变迁。
这部“家族式”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作者与鄂温克族人的坦诚对话,在对话中她表达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等被现代性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彰扬。迟子建的文风沉静婉约,语言精妙。
小说具有诗史般的品格和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厚度,是一部风格鲜明、意境深远、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上乘之作。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致辞
【注】《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描述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部分猎民已被召到山下,重新选了自己的部族长,从吉田的语言中可看出当时鄂温克族所面临的社会环境。
B.依芙琳、拉吉达、鲁尼的语言活泼生动,在表现出人物性格特点的同时,也从侧面体现出鄂温克族的日常生活。
C.舞蹈停止的时候,吉田腿上的伤痕不见了,作者以鲜花在风中凋零来作比,体现了尼都萨满神术的神奇。
D.尼都萨满的最后一次舞蹈鼓点激越,双足轻灵,充满活力,他如此不遗余力是为了治好吉田的伤。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部分对三个骑马人身份的介绍,预示了鄂温克族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将会因外部力量的介入而发生一些变化。
B.尼都萨满和吉田关于黑夜的对话既针锋相对又意味深长,这一情节为后文的发展埋下了伏笔,让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C.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与沈从文的《边城》都有诗意的风格,这既与他们的创作个性有关,也与他们描述的对象有关。
D.小说最后以尼都萨满倒在地上结尾,这样的情节安排既与题目中的“最后”相照应,也增强了小说悲情的意味和不屈的力量。
8.小说家是“讲故事的人”,作者在讲述故事时选择的叙述视角可能会产生多样的效果,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4分)
9.迟子建笔下《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故事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有相似点,都是将现实与超现实相结合,请分析文本这样结合的好处。(6分)
答案:
6.答案 D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思路点拨 目的不对,他不是为了治好吉田的伤而不遗余力,他的努力,是为了维护民族的尊严,是不屈的表现。
7.答案 B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思路点拨 是悬念,不是伏笔。
8.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的叙述视角的效果的能力。
答案①文本是以“我”的视角来写鄂温克族的故事,以“我”的第一人称视角来写,使故事更具真实感。②“我”作为见证者(属于小说叙写的内视角),有利于体现尼都萨满从青年到老年的变化,将“我”的体验融入故事情节中,使小说更具抒情意味。(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答“有限视角”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9.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的作用的能力。
答案①现实与超现实的结合,可以让小说有神秘气息,产生亦真亦幻的艺术效果。
②超现实源于现实,两者结合,可以增强抒情和叙事的张力,让小说具有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厚度,风格鲜明。
③超现实是对现实的一种更深刻的反映,两者结合更有力地体现出面对外来文化和政治入侵,处于弱势的民族所面临的生存困局和渴望通过传统的力量维系民族尊严的愿望。(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