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冰《泰山之春》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山东省中考题)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3分)
泰山之春
王剑冰
①这天早上,整座泰山,变成了一座通体深红的山。空气的明净通透,使得深红没有一点杂质,就像覆盖上了一层釉彩。
②泰安人说,这景象一年也见不到几回,太阳不知怎样投入,才会在泰山做成一篇好文章。
③《诗经》有赞:“泰山岩岩,鲁邦所詹。”泰山处于东方。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所以泰山那雄重盘磷的山体,有着直达心灵的神秘色彩,有着安定、康泰的丰厚内蕴。泰山也便承载着“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
④已经立春。阳光照耀天空和大地。一只鹰飞过,像一个舞者划过冰面。我似乎从来没有听到鹰的叫声。鹰一声不吭,就那么轻轻地划过山巅,向前冲去,和阳光一个方向,在泰山之穹拉出一缕丝滑的弧线。
⑤泰山上的植物在云雾中发育,逐渐挺直自己的腰杆,实际上是挺直了自己的个性。这些植物,有些是独立的个体,有些是以群体的形象出现,有的甚至开出了小小的花朵。还有,那些历经无数岁月的松柏,或在石缝中直立,或在山崖边斜逸,将一些葛藤也拉了上去。
⑥泰山展现的不光是岩石,也有另一种生命的渲染。我虽然叫不全它们的名字,但我知道,它们悄悄汇集、增添着泰山的风采。
⑦四下里流淌的泉溪,将大山深处的信息传递出去。鸟儿有使不完的劲,它们飞来飞去,叫来叫去。从这个山头飞到那个山头,从那个山头再飞向另一个山头。风这里摇那里晃,没有一时消停,把崖间的野青茅一会儿翻过来,一会儿翻过去。
⑥随着时间变化,那些植物更不一样了,为山体染了浓浓的一层墨绿。就此知道,泰山的春天真的来了。泰山的春天不仅如此,各种各样的色彩都会呈现。
⑨天上的云一大块一大块的,而且压得很低。暗蓝的云与白色的云交叠着,在风中翻来覆去地滚动。这个时候望向泰山,也就看到了云海奇观。
⑩泰山从浓重的云团中奋然而出,那些“五岳独尊”“昂头天外”的石刻格外亮眼。难怪大诗人李白站在山顶狂啸: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
⑪泰山,以它的宏大深沉、雄壮威严屹立于天地间。正如哲人所言,是一部宏大的人文与自然的教科书!
⑫渐渐地,一个动人的景象显露出来,通往岱顶的山道上,那么多的人在攀登。他们一个紧随着一个,层层叠叠,如同在激情满怀地踏浪而行。他们知道,只要攀登,就能到达心中的那个顶点。
⑬俗话讲,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春天是一年的开端,春天攀登一回泰山,就好似人生拥有了一个新的起点。
⑭在泰山,从红门到山顶都会看到“登高必自”“惟天在上”的各种启示。人说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人说“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人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泰山给人以无限的精神。登山一如人生,需要刻苦与勤奋,需要决心和勇气。登泰山,也等于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与超越。
⑮看,登山的队伍中,有老人有孩子,还有挑山工。无论雨雪风霜,泰山挑山工始终与攀登的人们一路相伴。多少年来,他们凭着坚忍与毅力,将人们所需挑上山顶,
装饰了泰山,丰厚了泰山,也成为泰山上活的山岩和脊梁。登山者看到他们,立时就有了参照,有了鼓舞,有了劲头。
⑯朝晖洒满了泰山,亦洒满了中华大地,在这片土地上,朴实而又勤劳的民族,谱写着一页又一页华章,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⑰春天来了,春天的泰山迎接着登泰山的人们。登山道上,人们或者都会想起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按照游览顺序,移步换景,描绘了春季生机勃勃的泰山,由景及人,抒发作者对泰山和攀登者的赞美之情。
B.第①段使用“通体深红”“釉彩”等词语,描写早晨阳光照耀下的泰山,用词形象,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C.第⑭段引用名句,指出泰山给人的深刻启示和带来的无限精神,并转入对人生的思考,增添了文章的厚重感。
D.文章紧扣“泰山之春”,使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将景、情、理融为一体,读来意趣盎然。
20.读完文章,你与同学一起品味语盲。(4分)
小鲁:我读到第②段“太阳不知怎样投入,才会在泰山做成一篇好文章”时,觉得这句话与“造化钟神秀”在修辞手法上有一致的地方,请你赏析一下吧。
你:(1)
小元:第④段“鹰一声不吭,就那么轻轻地划过山巅,向前冲去,和阳光一个方向,在泰山之穹拉出一缕丝滑的弧线”中“划”“冲”“拉”三个词用得很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你:(2)
21.第⑮段说挑山工“装饰了泰山,丰厚了泰山,也成为泰山上活的山岩和脊梁”,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3分)
22.你们小组想以“泰山之春”为题拍摄短视频,参加“奋进中国”作品展示活动。你想在短视频中使用下面哪个场景?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4分)
场景一:那些历经无数岁月的松柏,或在石缝中直立,或在山崖边斜逸,将一些葛藤也拉了上去。
场景二:通往岱顶的山道上,那么多的人在攀登。他们一个紧随着一个,层层叠叠,如同在激情满怀地踏浪而行。
 
 
 
答案:
(四)19.A
20.(1)这句话与“造化钟神秀”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句话中的“投入、做出”和诗句中的“钟”字,分别把太阳和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泰山景色的神奇秀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
(2)连用“划”“冲”“拉”三个有表现力的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出鹰在空中翱翔时的迅猛有力,轻松优美,富有力量感和画面感。
20.①挑山工凭着坚韧和努力,将人们所需挑上山顶,挑山工成为泰山上一道美丽的风景。②挑山工始终和攀登的人们一路相伴,彰显出泰山一样坚韧的精神,并激励并鼓舞着登山者,给泰山增添了风采。③表达了对挑山工的崇敬和赞美。
21.示例一:使用场景一。这一场景,展现的是泰山松柏在恶劣生存条件下顽强生长,还拉带着一些葛藤。这和文章第15段中登山者在挑山工坚韧精神激励下又有了劲头何其相似。所以选用场景一是“奋进中国”的最好写照。
示例二:使用场景二。场景二展现的是人们满怀激情、努力攀登的景象。这些勤劳朴实的人们,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他们就象征着“奋进中国”。(答案不唯一)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53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5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