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暮霭
赫尔曼・�\塞
①拥有窗前视野辽阔且美丽的房子,一向令我引以为豪,同时也是我生活艺术的一部分。尽管屋内墙上石灰早已剥落,壁纸破旧不堪,许多地方也不够舒适,但使我在这里定居下来的,正是眼前这幅景色。阳台前有座面向南方的古老花园,顺着山坡陡峭地向下倾斜,园内有呈扇形绿荫的棕榈树,有含羞草、茶花、紫杉,以及一座窄窄的架高玫瑰露台,露台上爬满了紫藤。从我的屋里向下望,便可看见栗树的树梢,栗树日夜沙沙作响,晚上更传来猫头鹰哀凄的鸣叫声。那庭园和长满栗树的溪谷是我的城墙,将尘世、人群与喧嚣全挡在墙外。即使我无法,也不愿完全逃离世界,它们仍尽力保护着我。
②一旦把门关上,我便完全听不到人间的任何呼唤。通常在午后或晚上,我总会关上大门,因为没有门铃,于是当我坐在迷你阳台上,俯瞰着村中鳞次栉比的花园露台时,无人能打扰我。我的目光飞过花园、森林和山谷,看见圣萨尔瓦托雷山及山后的根萝娑,看见闪闪发光的波雷萨湖支流,以及孔默斯附近的高峰,那山峰隘口直到初夏仍是白雪皑皑。
③有时,夜晚坐在阳台上遥望与我齐高的云层,令我心满意足。眼见世界躺在脚下,心中不禁觉得不值一顾。在那个尘世里,我并不快乐,总觉得与它格格不入,而尘世也狠狠地报复了我对它的厌恶。不过它终究并未置我于死地,我坚持到底,努力与它抗衡。同时我也明白,如果对世界不抱太大的希望,反而安静仔细地观察它,总是会有些收获的,这是受世间宠爱的成功人士所不知道的,
观察是至上的艺术,是一种精致、有益且有趣的艺术。
④
我从观察暮霭的过程中,学会了这种艺术。晚上坐在小阳台上时,我总是与云共处,因为从我位于高处的小窝便可透视云彩。雨天或狂风暴雨时,云朵涌进我的小屋,灰白色的云絮悬挂在阳台栏杆上,甚至在我的鞋子四周匍匐而行。云朵四处翻飞,飘进蓊郁深谷,山谷在一道道闪电之下发出慑人的光;云朵飘至冰冷的黑湖上,融入惨白的天空中。
天气晴朗时,蓝色的湖泊闪烁着黄昏的紫色光影,远方村落的玻璃窗上燃烧着金黄色的火焰,山脉西缘的霞光宛如切割后的红宝石;此时云霓五彩缤纷,兴高采烈、漫无目的地尽情玩着童稚的游戏。
⑤少年时期,我曾对云有份虔诚、庄严的情愫,如今,年长的我,对云的热爱不曾减少,但却不再严肃看待。云就像个孩子,只有父母才会严肃地对待自己的孩子,长者热衷于返老还童,因而对孩子就像对自己一样轻松。激昂的热情是美好的,但适合年轻人,而抱持着幽默、悠闲,将万物或宇宙视为一幅画或一场短暂的云戏,则较适合上了年纪的人。
⑥昨晚,雨季后第一个晴朗又潮湿的好天气,云简直疯狂了!起初,长条状的云层仍服帖地高挂在空中。渐渐地,清爽的风让它们翻滚纠缠在一起,慢慢变成静止的长筒状卷云。当一切暂告一段落,在天空尚未被鲜明、冷冽的蓝绿色清朗夜空征服之前,云朵依然维持着这种状态,整个天空依然上演着细长与膨胀之间的变化,云朵仿佛是一种兀自缓缓缠绕、徐徐胀大变粗的巨蛇。我才将目光转移了一会儿,刹那间,整个天空变得清朗无云,所有的云都变得缥缈,簇拥在地平线上,其上是金色和白色,中间则呈蓝色;所有的云都被拉长,形状就像太空船或鲸鱼;所有的云看起来都很立体,它们紧紧地挨挤在一起,但轮廓鲜明。
⑦就在这时候,宝石般的山峰渐渐褪去了最后一抹玫瑰嫣红和金黄色,大地消失在黑暗中,只有夕阳余晖还暂时流连在天空中。云层变成了一艘飞船,尽管吹来了一阵强风,飞船似乎一点也不为所动,反而厚实地、坚定地停驻在山脊上;船头迎着风,冷凝的云色中渗入了些许的红及铜黄。云朵假惺惺地戏耍着黄昏,玩着捣蛋的把戏,就像顽童趴在学校的围墙上向老师脱帽问安,等老师一转身,他们立刻跑掉,只留下他们嗤嗤的笑声在篱笆后回荡。
⑧突然间,云被照得通红――那种明亮耀眼的朱砂红,同时幻化成一条曼妙的游鱼,那是一条金光闪闪的大金鱼,身上有着蓝色的鳍,快乐、欢喜地迎向死亡。在璀璨的辉光里,薄暮即将告别,金鱼也将无法幸存,无法多留片刻。它的尾巴开始变成褐色,颜色越来越深,它的肚子也开始转为蓝色,不久,它上半身的边缘闪着明亮的朱砂红和金色。很快,鱼尾巴缩了起来,鱼头膨胀,鱼身变得圆滚滚的,当金鱼渐渐消失,身上的金光也随之渐渐褪去时,它蜷成一团球,从圆球之中吹送出两道灰色的云霓,仿佛吹出的是它的灵魂似的――它吹着,吹着,最后散了开来,并在越来越淡的暮霭中,消失得无影无踪。金鱼这家伙把自己蜷缩成水母,透过嘴、咽喉及某个洞中,用尽自身的力量,吹送出自己的性灵,吹送出自己的形体,让自己消散于无形。
⑨过去,当我尚留在山下的尘世生活时,总是严肃地看待世间和自己,因而历尽沧桑,其中最难忘的经验之一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尽管如此,当时阅历并不少的我,不论是在人类社会、民族或政治之中,都未曾见过这么令人错愕、这么稚气的游戏。金鱼已离去,我今日的乐趣也随之销声匿迹了。屋内虽有本好书等着我,但我宁愿与我的金鱼再多神游一会儿。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A.作者对生活艺术的追求超越于对物质条件的关注,因而他选择在一所窗前视野辽阔且美丽的房子定居。
B.作者以庭园溪谷为墙,闭门后独自于阳台观赏远处的山峰河流。这是陶渊明“心远地自偏”一般的感受。
C.作者以俯瞰的视角写世界,显示出孤傲而不谐于俗的个性。他观察暮霭,获得启示并流露出反思与悔意。
D.文章在诗意优美的笔触中透露着冷静和睿智,这与教材所选作者的随笔《读书:目的和前提》风格一致。
7.对最后两段有关“大金鱼”的描写与议论,下列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A.文章后半部分,作者以时间顺序写了“昨晚”暮霭的变化过程,大金鱼是其中最为精彩的高潮。
B.作者着重通过色彩和浓淡表现了大金鱼变化的过程,“缩”“褪”“蜷”等动词用得精准而传神。
C.作者对金鱼变化过程的描写,饱含着对生命的沉思与第三段“观察的艺术”的议论相互照应。
D.作者认为大金鱼的变化虽然令人震撼,但远不及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令人错愕、那样充满稚气。
8.作批注是阅读时记录自己感悟、思考的一种常用方法。批注可以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或展开联想、想象,补充原文内容,或写出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请你就文章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写一则批注。(6分)
评分参照表
9.作者在文中写道“观察是至上的艺术,是一种精致、有益且有趣的艺术。我从观察暮霭的过程中,学会了这种艺术。”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阐述。(6分)
答案:①黑塞在观察暮霭时反思了自己少年时对云的严肃虔诚的心态,认为应该以幽默、悠闲的态度来欣赏它们,将万物或宇宙视为一幅画或一场游戏;(2 分)
②黑塞在对暮霭的观察描写中,一方面对云的行状、色彩、变化等刻画细致入微;(2 分)
③另一方面又展开丰富浪漫的联想与想象,如调皮的学生、太空船、金鱼等,既充满了趣味,又启迪了生命。(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