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年,饶宗颐移居香港。从
1952
年开始,在香港大学中文系任教
16
年,在英国人的统治之下,中国的学者没有地位。但他对身外浮名并不看重,在学术的天地里,自得其乐,满世界留下了脚印。要考证甲骨文,他就出现在日本;想要研究敦煌学,他便去了法国;要研究梵文,他就去印度。
40
多岁学习梵文,
60
岁以后学同样有“天书”之称的希腊楔形文字,这些都是为了能直接读懂最原始的经典,找到最原始的材料和证据。
1978
年前后他又独立出版《敦煌白画》一书,填补了敦煌学研究的一项空白。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饶宗颐传统文化底子扎实,精通六国语言,熟知诸多古文字,能在海内外二十余所高等院校任教,皆得益于自学能力。
.移居香港的饶宗颐多年在大学任教,醉心学术,为了深入研究,放眼世界,四处奔走,在学术的天地里,自得其乐。
.饶宗颐在学术派别上“无家可归”,既不是学院振,也非西洋派,很难把他归到哪一家,因此被学者赞誉为“业精六学、才备九能”。
.饶宗颐画作技法炉火纯青、风格清逸飘洒,目成一滚,丽且入了他的性情与人生观,这使其画作成为了极其罕见的学者画。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饶宗顾感觉学校教育不适合自己,当其他孩子步入学堂时,父亲让他独自一人躲进藏书楼自学,后来饶宗颐成长为享誉中外的汉学大师。
.饶宗颐大器晚成,为了直接读懂最原始的经典,找到最原始的材料和证据,
40
多岁开始学习梵文,
60
岁以后学习有“天书”之称的希腊楔形文字。
.和王国维、陈寅恪相比,饶宗顾和他们的共同点是在治学上既博且深,在许多领域开风气之先,区别是王、陈二人皆没有琴棋书画之艺能。
.在学术成就上饶宗颐高度肯定王国维,但在生死观上,他认为王国维未能真正超脱,而陶渊明比王国维要明白得多,已有所超越。
.饶宗颐对治学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巧用守株待兔的典故,表明“积极追兔子的人”未必能够心想事成,称自己的学术成就不过是“抓住几只兔子而已”。
.饶宗颐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源于其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襟,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
分)
8.D.E(5分,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参考答案:开阔的视野:治学上学贯中西,研究视野开阔,善于发现问题接受新的东西;艺术上涉猎极广,成就卓著,古琴、诗赋、书画无不擅长。博大的胸襟:淡泊名利,低调谦逊;对生死有超越性理解;有捍卫中华文化尊严的责任心。
分,每点
2
分,意思相近即可。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