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舜钦《题花山寺壁》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题)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历年真题)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题花山寺壁

[宋]苏舜钦

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

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从明白如话的表达里,作者描摹出的内容是什么?
 
 
诗中二、四两句采用的花草对比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案:
7.【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作者描摹出的内容,简要翻译全诗即可。 

(2)本题考查诗歌中对比手法的作用。这首诗是从自然景观的描写而来,从社会生活的现象而来,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抒写表达,体会作者深层次的思想,通过花草对比的好处,要紧扣全诗中心。可以把诗中的“花”理解为贤臣,“草”理解为奸佞,“花木”需要精心修剪护养,而“野草”应勤除,通过对比表达对革新除弊的企望。 

答案: 

(1)因山上花开茂盛而享名的寺庙,眼前景象却是荒芜凋敝,乱草丛生。溯源追责,应是怠惰慵懒,疏于管理,无人栽种修剪所致。理应勤奋努力,无愧芳名。劝导、惋惜之情,跃然纸上。 

(2)寺里和山中本来是确实有花的,之所以“繁英不见草纵横”,是因为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从客观上说,“花易凋零草易生”,这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可以把诗中的“花”理解为贤臣,“草”理解为奸佞,通过对比表达对革新除弊的企望。 

译文: 

花山寺是因鲜花繁多、美丽而得名,来到这里才发现,不见鲜花,只见杂草丛生。鲜花栽种的培养和修枝很重要,要勤奋努力,要知道,花是很容易凋零的,而杂草却是很容易就蔓延生长的。

【小题2】

【知识点】古诗词阅读

【解析】《题花山寺壁》是北宋诗人苏舜钦所写的的一首七言绝句,主要写作者游玩花山寺的感慨。诗人观其景而发感,“花木”需要精心修剪护养,而“野草”应勤除,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革新除弊的企望。

诗词鉴赏理解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16日 下午5:51
下一篇 2025年2月16日 下午5:5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