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与运用(2024年湖南省中考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弘毅学校组织开展以“江山多娇,志存高远”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山河揽胜】
巍巍中华,山河锦绣。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江风
_____(①悠悠  ②猎猎),上下前后,一片黑
______(①森森  ②油油)的,无数道强烈的探照灯光,从船顶上射向江面,天空江上一片云雾迷蒙,电光闪闪,风声水声,不但让你深深体会到“高江急峡雷霆斗”的
______(①莽莽  ②赫赫)声势,而且你会觉得自己和大自然是那样贴近,就像整个宇宙,都罗列在你的胸前。水天,风雾,
然融为一体,好像不是船在行进,而是你自己正在和江流bó斗而前。“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这时,一种庄严而又美好的情感充溢我的心灵。我觉得我所经历的大时代突然一下集中地体现在这奔腾的长江之上。是的,
我们的全部生活就是这样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吗?
(摘编自刘白羽《长江三日》)
1.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 从语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叠词,将对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   )
A. 将“全部”放在“这样”之前。                           B. 删掉“的全部生活”。
C. 在“就是”前面加“不”字。                               D. 把“穿过”改成“走过”。
【答案】1. hún 搏   
2. ②猎猎,①森森,②赫赫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浑然:形容混同在一起不可分割。“浑”读“hún”。
搏斗:是使用身体、器械等、双方或多方相互间进行的一种实战行为。注意“搏”的写法。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选择叠词时要考虑语境和语感。
第一空:悠悠:长久;遥远。猎猎:形容风声或风吹动旗帜等的声音。结合语境,形容江风急劲,应该选“猎猎”,故选②。
第二空:森森:形容繁密。油油:形容浓密而饱满润泽。结合语境,形容黑暗浓密,应该选“森森”,故选①。
第三空:莽莽:草木茂盛的样子。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结合语境,形容声势浩大,应该选“赫赫”,故选②。
【3题详解】
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A.将“全部”放在“这样”之前。修改后:“我们的生活全部就是这样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吗?” 这种修改没有解决原句的问题,语序仍然显得笨拙。修改意见不正确。
B.删掉“的全部生活”。修改后:“我们就是这样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吗?” 这种修改去除了可能造成强调过度的“全部”,使句子更加简洁,但可能会使句子失去一些强调生活的全部性的含义。 修改意见不正确。
C. 在“就是”前面加“不”字。修改后:“我们的生活难道不是这样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吗?” 这种修改将句子转变为一个反问句,强调了“穿过黑夜走向黎明”是生活的一种普遍现象。修改意见正确。
D.把“穿过”改成“走过”。修改后:“我们的全部生活就是这样走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吗?”  这种修改替换了动词,但“走过”与“黑夜”搭配在语感上可能不如“穿过”恰当,因为“穿过”更能表达从黑暗到光明的过程。修改意见不正确。
故选C
【科技探新】
科技进步,生态文明。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积累与运用(2024年湖南省中考题)
材料二
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表
电池最大剩余容量
回收利用领域
60%-80%
电动叉车、两轮电动车、大型储能电站等
20%-60%
小型储能电站、通信基站、太阳能储能系统等
20%以下
报废、专业拆解,提取有价值金属循环利用
材料三
我国作为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不仅动力电池回收的数量领先,部分电池回收技术也已居世界前列,其中物理回收法的环保、成本优势日益凸显,可实现全封闭全自动的拆解工艺。
(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日报》2024年5月16日)
4. 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2023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总量超过58万吨,表明动力电池制造技术很不成熟。
B. 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均设有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是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
C. 动力电池回收后,按它的最大剩余容量进行梯次利用,可有效避免资源的浪费。
D. 我国电池回收技术实现全封闭全自动拆解工艺,极大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产销。
5. 如果你作为记者采访有关专家,请根据材料,结合语境,补全采访内容。
记者:___________?
专家:按照相关标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最大容量如果衰减到低于70%至80%,可能就需要更换电池了。
记者:据了解,动力电池中含有一定的有害化学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
专家:在有关政策和市场机制共同促进下,我国逐步形成了专业的动力电池回收模式,正规的回收服务网点数破万,同时动力电池回收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大大降低了污染风险。
【答案】4. C    5.     ①. 什么情况下需要更换电池?    ②. 动力电池的回收过程如何确保安全和环保?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和辨析。
A.根据材料一“2023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总量超过58万吨”表述正确,“表明动力电池制造技术很不成熟”材料没有提及,无中生有。
B.根据材料一“截止2023年10月末,国内162家汽车生产企业和77家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企业共设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10507个”分析,B项“均有”与材料内容不符,“是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材料没有提及,无中生有。
C.根据材料二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表分析,动力电池回收是根据电池最大剩余容量,来决定其回收利用的领域,这样做可有效避免资源的浪费。
D.根据材料三“我国作为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不仅动力电池回收 数量领先,部分电池回收技术也已居世界前列,其中物理回收法的环保、成本优势日益凸显,可实现全封闭全自动的拆解工艺”分析,D项“我国电池回收技术实现全封闭全自动拆解工艺”与材料内容不符。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采访词。解答时,应根据材料内容和专家的回答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一空:根据专家回答“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最大容量如果衰减到低于70%至80%,可能就需要更换电池了”推断,记者可抓住“动力电池剩余容量”“需要更换电池”提问,如“动力电池最大剩余容量达到多少需要更换电池?”
 二空:根据“动力电池中含有一定的有害化学物质”和“我国逐步形成了专业的动力电池回收模式,正规的回收服务网点数破万,同时动力电池回收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大大降低了污染风险”推断,记者应针对动力电池的安全和环保问题提问,如“怎么才能确保动力电池的回收过程更加安全和环保?”
【诗文咏志】
6. 诗以言志,文以传情。请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抒发了自己为国御敌的抱负。
(2)即使是普通人,也要坚守气节,不能改变志向,正如孔子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3)请写出两句表达豪情壮志的唐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会挽雕弓如满月    ②. 三军可夺帅也    ③. 匹夫不可夺志也    ④. 黄沙百战穿金甲    ⑤. 不破楼兰终不还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这些句子均出自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需要学生对这些作品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记忆。注意“雕、帅、匹”等字书写。
第(3)小题:“表达豪情壮志的唐诗”为开放性试题,符合题干要求即可。如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又如唐代李贺《雁门太守行》: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17日 下午7:45
下一篇 2025年2月17日 下午7:4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