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何用一句话叫响一座城
杜铭
①巍峨的自然风光、繁华的都市景观、厚重的人文传统等视频画面伴随音乐依次展现,精致唯美。画面定格处,旁白道出一句朗朗上口的城市广告语:“大美青海”“好客山东”“七彩云南”……直击观众心灵深处,让人恨不能立即打点行装,奔赴诗与远方。
【甲】
②如今,各地在不遗余力地塑造城市形象的同时,都喜欢推出一句广告语,作为宣传展示、对外推广的画龙点睛之笔。有人总结为:“一句话叫响一座城。”
③“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在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千古名句“带货”之下,两个城市都成了网红,至今魅力不减。这样的“城市广告语”,堪称神来之笔。
④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漫游黄山仙境》中写道:“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从此民间流传“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作为“驴友”鼻祖,徐霞客大力推崇黄山,想必美景非同寻常,怎能不游?
【乙】
⑤当然,古代文人墨客用一句诗文借景抒怀,更多是对名山大川等一些具体景物有感而发,没有上升到今天城市形象宣传的高度。但其文采斐然、匠心独运,值得今人借鉴。
⑥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广告语,更多是为了城市形象宣传推广的需要而创作,目的性更强,不再局限于某一点,而是更加注重从整体高度去策划。
⑦2003年,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城市形象宣传片《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拉开了城市营销的序幕。这种用电视宣传短片展示城市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发展成就的手法,迅速为其他地方效仿借鉴,短片主题也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成都广告语。
⑧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文旅资源何其丰富: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等等景点数不胜数,三国历史、美食文化、川剧艺术等精彩纷呈。若是将某一标签单独拎出来,套用如今很多地方惯常采用的“某某故里”“某某之乡”等模板,既难以全面反映成都的多姿多彩,也不免落了俗套,多少有些缺憾。
【丙】
⑨当下,很多城市都在焦虑,如何通过文旅产业的“破圈”效应进一步为城市转型发展赋能,实现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一句令人回味无穷的广告语,往往与这个城市的气质高度契合,产生的影响力也难以估量。
⑩炎炎夏日,很多人都会被“爽爽的贵阳”诱惑,纷纷前来寻觅这难得的清凉。“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是贵州的真实写照。近年来,贵州逐渐意识到,“天无三日晴”的凉爽气候也是一种资源优势,“爽爽的贵阳”恰好抓住了游客渴望避暑的焦点,助力贵州文旅脱颖而出。
【丁】
⑪“一句话叫响一座城”。你的家乡,找到属于自己的广告语了吗?
9. 下列对文章观点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城市广告语需搭配精致唯美的视频画面,以呈现美的城市风景。
B. 古代文人的诗文文采斐然、匠心独运,可作城市广告语的借鉴。
C. 城市广告语应该从城市整体的高度进行策划,以展现城市形象。
D. 城市广告语需与这座城市的气质高度契合,从而发挥其影响力。
10. 通过列举典型事例,能具体有力地论证作者观点,增强说服力。将下面的事例放回到文章相应的位置,正确的一项是( )
类似的还有“好客山东”。齐鲁大地,既有岱宗之雄伟,又有大海之辽阔;与其强行“混搭”,不如一句“好客山东”以概之,如同豪爽的山东大汉真诚地发出邀约,敞开怀抱接纳四方宾客。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成都、贵阳等地为城市形象宣传而创作的现代城市广告语,具有较强的目的性。
B. 在塑造城市形象时,各地文旅都需要推出一句响亮的城市广告语才能“破圈”。
C. 城市广告语可以展示城市风采、吸引外地游客,起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D. 文章以问句结尾,引发读者思考,激发读者参与家乡宣传与推广的主人翁意识。
答案:
【答案】9. A 10. D 11. B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A.根据第①段“巍峨的自然风光、繁华的都市景观、厚重的人文传统等视频画面伴随音乐依次展现,精致唯美。画面定格处,旁白道出一句朗朗上口的城市广告语:‘大美青海’“好客山东’“七彩云南”……直击观众心灵深处,让人恨不能立即打点行装,奔赴诗与远方”可知,作者以城市广告中的精致唯美画面开篇,目的是为了引出论题――城市广告语。文章重点论证的也是“如何用一句话叫响一座城”,侧重于强调城市广告语对于城市宣传的重要作用。选项中“城市广告语需搭配精致唯美的视频画面”过分强调视频画面的作用,与文章主题并不相符;
故选A。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据的补充。阅读材料可知,文段通过列举“好客山东”这一城市广告语的例子,具体分析“好客”二字与山东人民豪爽、敞开怀抱接纳四方宾客的城市气质高度契合。据此分析即可。
A.根据甲处前文“‘大美青海’‘好客山东’‘七彩云南’……直击观众心灵深处,让人恨不能立即打点行装,奔赴诗与远方”可知,此处主要在于借城市广告语引出论题。如将材料补充此处,材料中“类似的还有‘好客山东’”会与前文构成语义上的重复;
B.根据乙处前文“从此民间流传‘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及第⑤段“但其文采斐然、匠心独运,值得今人借鉴”可知,乙处通过举徐霞客的名言影响后世的故事,论述古代文人墨客的诗文可供今天城市广告语借鉴的观点。材料内容与其不符;
C.根据丙处前文“若是将某一标签单独拎出来,套用如今很多地方惯常采用的‘某某故里’‘某某之乡’等模板,既难以全面反映成都的多姿多彩,也不免落了俗套,多少有些缺憾”可知,此处应列举一部分反面城市标签,而材料中的“好客山东”是正面的,与此处内容不符;
D.根据丁处前文“‘爽爽的贵阳’恰好抓住了游客渴望避暑的焦点,助力贵州文旅脱颖而出”可知,此处通过列举贵阳的城市宣传语,说明“爽爽”二字与城市的避暑特色相契合,也抓住了游客的关注焦点。联系第⑨段“一句令人回味无穷的广告语,往往与这个城市的气质高度契合,产生的影响力也难以估量”可知,将材料中的“好客山东”放在丁处,能够与“爽爽的贵阳”一同作为事实论据,论证城市宣传语和城市气质相契合时的巨大影响力。所以,应放在丁处;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筛选与辨析。
B.根据材料第⑨段“很多城市都在焦虑,如何通过文旅产业的‘破圈’效应进一步为城市转型发展赋能”“一句令人回味无穷的广告语,往往与这个城市的气质高度契合,产生的影响力也难以估量”可知,作者认为很多城市因如何通过文旅产业“破圈”带动城市转型发展而焦虑,而一句响亮的城市广告语,能够契合城市气质,进而产生强大的影响力。选项中“各地文旅都需要推出一句响亮的城市广告语才能‘破圈’”过于绝对;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