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 ,完成13-16题。(共10分)甲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荷花荡在葑门①外,每年六月二十四日,游人最盛。画舫云集,渔刀②小艇,顾觅一空。远方游客,至有持数万钱无所得舟,蚁旋③岸上者。舟中丽人,皆时装淡服,摩肩簇舄④,汗透重纱如雨。(节选自袁宏道《荷花荡》)
【注释】①葑(fēng)门:在苏州市郊。②渔刀:一种小船,形如刀。③蚁旋:像蚂蚁一样来回走动,表着急之状。④舄(xì):鞋。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伛偻提携 伛偻:鞠躬,恭敬的样子。
B.觥筹交错 觥筹:酒杯和酒筹。
C.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这里形容醉态。
D.树林阴翳 阴翳:枝叶茂密成荫。
14、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5、语段甲是怎样写“四时”之景的?(2分)
16、语段甲的第二段和语段乙都描写出游的场面,这两个场面各自突出特点是什么?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4分)
答案:
13A
14、人们知道跟从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乐啊。
15、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选取四时的典型景物,抓住景物的典型特征,以精练的语言来写四时之景。(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2分)
16、语段甲:乐。语段乙:盛(2分)。“乐”体现在:滁人游的悠闲、太守宴上众宾客的欢乐、太守的醉态(意思对即可,1分)。“盛”体现在:游船之多、租不到船的人的焦急、舟中丽人的拥挤(意思对即可,1分)。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