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人也。汉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①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遂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
诸持锄钩②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③。盗贼亦皆罢。
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遂见齐④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
(节选自《汉书 龚遂传》)
【注释】①二千石:年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吏。此指郡太守。②钩:镰刀。③翕(xi)然:一下子平静下来。④齐:渤海郡古为齐地。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4分)
具言所闻 ②余人各复
延至其家
②丞相、御史
举遂可用 ④
狱讼止息
2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有良田、美池、桑竹
之属 具答
之
B.发兵
以迎 域民不以封疆
之界
C.
乃不知有汉
乃躬率以俭约
D.
悉如外人
悉罢逐捕盗贼吏
22、用“/”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23、 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4分)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②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
24、【甲】文中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让我们感受到了百姓的 。【甲】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美好的生活,【乙】文记叙了龚遂治理渤海所做的努力,从中我们看到了两人具有共同的社会理想,即希望 。(2分)
答案:
20、①详细 ②邀请 ③推荐 ④官司
21D
22、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
23、①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②龚遂于是打开粮仓,把粮食借给贫民,选任了一些好官吏,对百姓实行安抚管理。
24、热情;没有战争、没有剥削与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社会理想。
参考译文:【乙】龚遂字少卿,是山阳郡南平阳县人。汉宣帝即位后,过了很长时间,渤海郡及其相邻地区闹饥荒,盗贼四起,太守不能制止。皇帝选拔以能够治理的人,丞相、御史都举荐龚遂可以担任此职,皇帝命龚遂为渤海太守。(龚遂)进入渤海郡的地界后,郡府的官吏们听说新上任的太守到了,(便)派兵来迎接,(而)龚遂让他们都回去,(并)传达文书命令所属的县:“把专管追捕盗贼的官吏都罢去。那些手拿农具的人都是良民,官吏不得对他们问罪,携带兵器的人才是盗贼。”龚遂单独乘车来到郡府,(很快)郡中就安定了下来,盗贼也都散去了。龚遂于是打开粮仓,把粮食借给贫民,选任了一些好官吏,对百姓实行安抚管理。龚遂发现渤海郡一带的风俗好追求奢侈的生活,喜欢从事工商之类的末技,不重视耕种田地,于是他便亲自做表率。追求俭朴的生活,鼓励老百姓务农。(自此)郡内官民都富裕起来,老百姓也就不再打官司了。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