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潇湘•大美永州”综合性学习(2022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题)

学校拟开展“锦绣潇湘•大美永州”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完成问题。

1.(15分)清扬同学从《永州最美》一书中摘抄了一段文字,请你仔细阅读,回答下列各题。
      永州又名零陵,雅称“潇湘”。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素有“锦绣潇湘”之美誉。“锦绣潇湘”是一曲岁月(  )叹。时光积
了历史的厚重,文化则浸染成一种地域灵魂。在这里,你能_______2000多年前秦始皇建立县制的岁月留痕,能_______到4000多年前上古帝王南巡九嶷的神奇行踪,更能_______出12000年前玉蟾岩飘出的缕缕稻香。
至于舜帝孝德、怀素草韵、柳子文风、濂溪理学,以及纯朴奇特的瑶家民俗、世界唯一的神秘女书等等,无一是文化中的瑰宝
ㅤㅤ【甲】“锦绣潇湘”是一抹自然经典。【乙】九疑北望,五岭南横,无山不胜丹青;三溪清泉,百里平湖,有水皆成诗文。北宋醉翁欧阳修把酒
唱:“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丙】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折腰(  )叹:“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丁】更有唐朝才子柳宗元情倾永州山水,其《永州八记》传颂至今,并被列入中学语文课本。
(1)请用楷体将下列文字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下来。
山   清    水    秀   人   杰   地   灵
(2)依次填入文段括号内的字形和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泳
cuán
yín
B.泳
zǎn
yíng
C.咏
zǎn
yín
D.咏
cuán
yíng
(3)依次填入文段中画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触碰
探求
品位
B.触及
追寻
品位
C.触及
追寻
品味
D.触碰
探求
品味
(4)将“青山绿水,山水交融,定义了永州名片的底色。”一句放入文段,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5)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意见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将“柳子文风”和“濂溪理学”调换位置
B.把“以及”改作“和”
C.改“唯一”为“没有”
D.在“无一”后增加“不”
2.(3分)名胜古迹与其佳联常能相映成趣。煜鹏同学在游览永州山水美景时,收集了许多名联佳句。请你根据所学对联知识完成问题。
填入下联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花雨鼓天风千里潇湘归眼底
       下联:松涛连海气_______
A.九州日月在肩头                      B.杜鹃花海天下秀
C.星辉云灿小阳天                      D.瑞霭阳光盈九州
3.(7分)婉兮同学在永州市零陵区南津渡衡道高山寺社区好人墙上,看到了“中国好人”周建国的感人事迹,大概内容如下。请你阅读后,完成问题。
       梳子铺乡排龙山村支书周建国自己省吃俭用,连件像样的衣服都舍不得买。33年来,他无怨无悔地照顾岳父母、堂弟等六位残疾亲人,用大爱弹奏出一曲动人的孝老爱亲之歌,先后获评“优秀共产党员”“孝老爱亲类湖南好人”“中国好人”等光荣称号。在他的影响下,永州涌现出了一大批“好邻居”“好媳妇”“好婆婆”“好少年”等好人典型。
(1)婉兮同学作为学校“蔓草”报社记者,准备去采访周建国爷爷,请你帮她设计两个采访问题。
问题①:
     
问题②:
     
(2)婉兮同学的采访报道在校报上发表,同学们读后,被周爷爷的事迹所感动,纷纷往校报信箱中投递阅读感言。请你联系生活实际也写一条感言。(50字左右)
我的感言:
     

 

 

 

答案:

1.答案: 
(1)山清水秀   人杰地灵 
(2)C 
(3)C 
(4)B 
(5)D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分析】本题考查对对联的能力。 
【解答】根据对联相关知识中的“仄起平落”,可排除B;根据节奏相协的原则,“千里潇湘”是偏正短语,可排除下联同位置是并列短语“星辉云灿”的C,根据“虚对虚,实对实”的词性相同原则,“千里”是数量词,“瑞霭”是形容词,“九州”是数量词,可排除D,选择A。 
故选:A。 

3. 
(1)示例:①周爷爷,请问是什么支撑着您行“孝”呢?②周爷爷,您的“大爱”有人不理解,您是怎么认为的? 
(2)示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老敬亲”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发扬光大。“孝老敬亲”,从我做起! 
【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0日 下午4:23
下一篇 2025年2月20日 下午4: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