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3、示例1:丈夫“三年杳无音讯”,又遭受“连年旱灾”,赵五娘不得不吃糠度日,唱词中的两个反问句,表达赵五娘在这种艰难处境下吃糠与否的矛盾心理。结合她的生活和唱词,我强烈体会到她内心的悲苦辛酸。
示例2:唱词中“滴溜溜”等ABB式叠词,让我仿佛感受到她声音中的柔弱与颤抖,从而体会她泪流不尽、心绪愁乱、体弱多病、荒年艰难的生命状态,再想到她悲惨的生活,我强烈体悟到她悲苦无助的心境。
4、(1)①比得上 ②对⋯⋯感到惊奇
(2)此记乃珍羞之属/俎豆之间/亦不可少也
(3)示例1:合适。画线处虽是一则传闻,但我们能从中了解高明创作的专注投入,同时故事的奇幻色彩,能增强介绍内容的趣味性,激发游客的兴趣。
示例2:不合适。画线处是传闻,介绍的内容夸张,如创作时脚拍板穿;同时故事中二烛合而为一的情形过于奇幻,缺乏真实性,因此不适合作为介绍高明的内容。
(4)为蔡伯喈洗刷污名,讽劝好友王四。
(5)示例:增加关于《琵琶记》的评价。材料一中,作者将《琵琶记》与皇家乐曲相比,认为它十分卓越;材料二中,朱元璋将《琵琶记》比作可以用于祭祀的珍贵美食。这些评价,有助于我们理解《琵琶记》的价值。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