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练习(五)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分)
一九二七年三月二十一日,共产党下令举行总罢工,使上海全部工厂都停闭,又把六十万名工人派到革命的路障后面去,这是他们一辈子中第一次被组织起来,而且有战斗意志。他们先占领了警察局,又占领了兵工厂,接着占领了警备司令部,最后取得了胜利。【甲】有五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了,编成六营革命军,“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乙】
这样,当蒋介石几天以后到达上海近郊时,发现他已不战而胜,可以进入南市,从获胜的工人军手里接受政权。这样,在一个月以后,蒋介石发动他自己的右派政变,开始杀害激进分子时,他的黑名单上名列第一的就是这个把胜利送给他的危险青年,因为这位总司令明白,这个青年也可能把胜利从他手中夺走。【丙】这样就开始了周恩来作为国民党手中的逃犯和第三次革命――在中国举起红旗的那次革命――领导人的生涯。
赵世炎、顾顺章、罗亦农、陈延年和周恩来在上海起义中的亲密合作者有好几十人被捕处决。据估计“上海大屠杀”人数达五千。
这个造反者先逃到武汉,又到南昌,参加组织有名的八一起义,这是中国红军的历史性开端。接着他去了汕头,那里的红色工人已经占领了华南这个大海港,在周恩来领导下守了十日,抵御外国炮舰和地方军阀部队的进攻。后来他又去了广州,组织著名的广州公社。【丁】
广州公社失败后,周恩来只得转入地下活动――一直到一九三一年,他终于“闯破封锁”,到了江西和福建的苏区。他在那里担任红军总司令朱德的政委,后来任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在我见到他时他仍担任这一职务。他在南方进行了多年的艰苦斗争,用步枪、机枪、铁锹对付轰炸机、坦克、装甲车,对付作为敌人后援的大城市全部财力,这一英勇的努力是为了要保住小小的苏维埃共和国,它没有海港,甚至没有盐吃,不得不用铁的意志来代替;后来他又身罹重病,九死一生,终于长征到了西北的红色新根据地。
背弃古代中国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哲学;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能力;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和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精神――这一切似乎都包含在这个红军的故事和参加创建红军的一个人的故事中。我暗自想,周恩来一定是个狂热分子,因此我想寻找这必有的神色。但是如果说有这种神色的话,我却没有发觉出来。他谈吐缓慢安详,深思熟虑。
因此,周恩来给我的印象是,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态度温和地说出来的话,同国民党宣传九年来污蔑共产党人是什么“无知土匪”“强盗”和其他爱用的骂人的话,形成了奇特的对照。
不知怎么,当他陪着我走过安静的乡间田埂,穿过芝麻田、成熟的小麦田、沉甸甸地垂着穗的玉米田,回到百家坪去时,他似乎是一点也不像一般所描绘的赤匪。相反,他倒显得真的很轻松愉快,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就像神气活现地仿佛一个大人似的跟在他旁边走的“红小鬼”一样,他的胳膊爱护地搭在那个“红小鬼”的肩上。他似乎很像在南开大学时期演戏时饰演女角的那个青年――因为在那个时候,周恩来面目英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
(节选自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4.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B )(3分)
这是中国现代史上最有声有色的一次政变。
A.【甲】                                                  B.【乙】
C.【丙】                                                   D.【丁】
5.从选文看,蒋介石发动右派政变,为什么要把周恩来列为黑名单的第一个?(4分)
 因为蒋介石害怕周恩来会把胜利从他手中夺走。
6.请赏析下面两段文字。(6分)
(1)后来他又身罹重病,九死一生,
终于长征到了西北的红色新根据地。(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终于”在这里是“最终”的意思,写出了周恩来历经千辛万苦、九死一生,才到达新的根据地,表现了周恩来毅力的顽强。
(2)他态度温和地说出来的话,同国民党宣传九年来污蔑共产党人是什么“无知土匪”“强盗”和其他爱用的骂人的话,形成了奇特的对照。(从写作方法的角度)
 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突出了周恩来儒雅的形象,揭示了国民党骂共产党用语的荒谬。
7.从整本书看,国共两党有过几次合作,因为什么原因,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后来二人有什么结局?(6分)
 因为日本帝国主义要灭亡中国,张、杨为了民族大义,逼蒋联共抗日。 张学良被软禁,杨虎城被杀。 
8.《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
西行漫记__》,作者埃德加・斯诺,他是__
美国__(国籍)著名的记者,__
毛泽东__、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3分)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1日 上午9:01
下一篇 2025年2月21日 上午9: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