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展以“传承・创新”为主题的综合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任务一积累经典诗文,传承文化基因
1. 围绕优秀传统文化,同学们分享着自己的积累和感悟,请你根据语境.将其补充完整。
小语:我从经典古诗文中经常能发现令人神往的山河气象,有“造化钟神秀,(1)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岳》)神奇巍峨的高山风光,也有“(2)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欣欣向荣的江南春色。
小文:从古诗文中我还感悟到古人的哲思和情怀,例如,从“(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感悟到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的哲思;从“三军可夺帅也,(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中感受到坚定的志向和不屈的人格。
小思:是啊,我还从“粉骨碎身浑不怕,(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灰吟》)中体会到坚贞不屈的精神,从“(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中看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哲:是的,阅读古诗文,会带给我们丰富的审美体验,会让我们汲取到受用一生的“养分”。
经典古诗文如花般娇艳,让我们感受到绚烂与多彩;(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照画线句子,在后面横线处再续写两个句子)
【答案】①. 阴阳割昏晓 ②. 乱花渐欲迷人眼 ③. 沉舟侧畔千帆过 ④.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⑤. 匹夫不可夺志也 ⑥. 要留清白在人间 ⑦. 黄发垂髫 ⑧. 示例:经典古诗文如星辰般璀璨 ⑨. 示例:让我们品味到深邃与魅力 ⑩. 示例:经典古诗文如画卷般绚丽 ⑪. 示例:让我们品味到绚丽与迷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晓、渐、髫”等字词容易写错。
仿写句子注意根据“经典古诗文如xx(名词)般xx(形容词),让我们xx(动词)到xx与xx(形容词)”仿写。示例: 经典古诗文如泉般悠扬,让我们领略到纯净与和谐;经典古诗文如诗般瑰丽,让我们体验到深邃与美妙。
2. 小语同学积累的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感想,如《爱莲说》;“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出师表》。
B.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由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而成;《战国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由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而成。
C. 古人称谓通常有谦称与尊称的区分,例如“敝人”“家慈”“愚兄”是谦称,“令尊”“贤弟”“大兄”是尊称。
D. 从“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中可以看到除夕放爆竹、守岁的习俗;从“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中可以看到端午节包粽子、插艾草的习俗。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B.“《战国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有误,应为:《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故选B。
任务二走进名著天地,涵养浩然正气
3. 人们向来崇敬救急于困顿、救命于危难的英雄。学校开展以“救”为话题的名著阅读交流活动,小语制作了阅读卡,请帮他完善。
话题
|
篇目
|
摘录
|
梳理
|
救
|
《西游记》
|
【摘录一】
八戒道:“实不瞒哥哥说,自你回后,我与沙僧保师父前行。只见一座黑松林,师父下马,教我化斋……他独步林间玩景,出得林,见一座黄金宝塔放光,他只当寺院,不期塔下有个妖精,被他拿住……”行者道:“贤弟,你起来。不是我去不成,既是妖精骂我,我就不能不降他,我和你去。”
|
(1)这一情节说的是唐僧被__________(名称)抓去,八戒去花果山请行者营救师父。
|
《水浒传》
|
【摘录二】
他道:“郑屠的钱,洒家自还他。你放这老儿还乡去。”那店小二那里肯放。他大怒,又开五指,去那小二脸上只一掌……且说他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金公,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的远了,方才起身,径投状元桥来。
|
(2)这段文字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节。
|
《红星照耀中国》
|
【摘录三】
这件衣服使他孩子气地高兴骄傲着,这是一件背心,是用在长征中射下来的敌人飞机上所得到的一把降落伞所做的……他也许是一个疯人和一个土匪,至少他是一个反叛者。可是,我很清楚地感觉到,这个反叛者,是具有很
伟大的一副心肠的!
|
(3)文段中的“他”是__________(人名)。根据对原著的阅读感悟,段中加点的“伟大的一副心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这何尝不是一种“救”!
|
思考探究
|
(4)摘录材料都与“救”有关,但“救”中所体现出的思想情感是不同的。【摘录一】中的“救”是出于师徒情谊,是本分;【摘录二】中的“救”是出于____________________;【摘录三】中的“救”是出于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①. 黄袍怪 ②.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③. 彭德怀 ④. 爱护百姓和下属,具有反抗精神,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着 ⑤. 行侠仗义,是情分 ⑥. 民族大义,是为了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为了社会主义的事业,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及分析。
(1)由“只见一座黑松林”“黄金宝塔”可知,该情节出自《西游记》第二十八回。孙悟空被唐僧回到花果山后,唐僧在猪八戒和沙僧的保护下来到了碗子山黑松林。八戒去化斋不见回来,沙僧去寻找八戒,唐僧又困又累,于是站起身来四处走走,不想误入伪装成黄金宝塔的波月洞,被黄袍怪抓住。
(2)由“郑屠”“店小二”“金公”“状元桥”可知,该情节出自《水浒传》中的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鲁达、李忠、史进三人到潘家酒楼喝酒,听了金家父女述说镇关西强媒硬娶,虚钱实契强占翠莲,又将她赶出,还向金家追要典身钱的血泪控诉,激得鲁达大怒,当即赠送银两,第二天三拳打死郑屠,为民除害。选段当中鲁智深怕店小二给镇关西通风报信,于是坐在凳子上堵住门口,等金公去得远了才到状元桥。
(3)由“这是一件背心,是用在长征中射下来的敌人飞机上所得到的一把降落伞所做的”可知,此人是彭德怀;彭德怀他大公无私,唯一的一件衣服就是这件在长征中射下来的敌人飞机上所得到的一把降落伞所做的背心。结合名著内容可知,彭德怀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一样,他们都关爱百姓和下属,忠于党的事业,为共产主义事业努力奋斗。
(4)由摘录二可知,鲁提辖和金氏父女素不相识,但是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行为,表现出鲁智深粗中有细、行侠仗义的人物形象;
由摘录三可知,彭德怀他生活简朴,但是他具有强烈反抗精神,为了党的事业不怕牺牲努力奋斗,表现出救亡图存和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伟大精神,属于民族大义。
任务三关注科技生活,培养创新思维
4. 阅读探究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
传感器是信息系统的“慧眼”。它就像人类的眼睛、耳朵、皮肤等器官一样,感知周围环境,帮助我们认识多姿多彩的世界。在机器人、无人驾驶、智能制造、运动定量、医疗器xiè等方面都有智能传感器的应用。例如,糖尿病患者将柔性传感器无痛置入身体,传感器每5分钟测一次血糖值,并传送到手机应用中。患者可以观察血糖曲线变化,及时通过饮食和运动等方法调节血糖,有的患者甚至由此告别了药物和胰岛素治疗。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投入应用,性能更强、种类更丰富、智能化水平更高的传感器将创造更多便捷舒适的工作生活新场景。
(节选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人工智能(AI)已逐渐①________(A.浸透 B.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人脸识别技术作为AI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正②_______(A.广泛 B.普及)应用于安全监控、金融支付、身份验证等多个领域。但是,
由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高度精确性,使隐私泄露的风险概率大大增强,一旦数据被滥用或泄露,后果不堪设想。误识和滥用的可能性也引发了公众对于技术可靠性的担忧。因此,规范AI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势在必行。
(节选自《中国经济周刊》)
(1)根据拼音写字,给加点字注音。
器xiè( ) 泄
露( )
(2)为【材料二】空白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序号即可)
①选__________项 ②选__________项
(3)请提取【材料―】画线句子主干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投入应用,性能更强、种类更丰富、智能化水平更高的传感器将创造更多便捷舒适的工作生活新场景。
(4)【材料二】中的画线句有
两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由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高度精确性,使隐私泄露的风险概率大大增强,一旦数据被滥用或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5)阅读两则材料,围绕“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说说你的探究结果。
【答案】(1)①. 械 ②. lòu
(2)①. B ②. A
(3)传感器创造场景。
(4)删去“由于”或“使”;将“泄露”和“滥用”调换位置。
(5)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如材料一中传感器在多个领域有应用,给人们带来了便捷;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材料二中人脸识别技术存在隐私泄露风险等,需要规范发展。这表明科学技术既可以创造便利的生活场景,又可能带来一些挑战,需要合理利用和规范。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器
械(xiè):泛指工具,也指武器。
泄
露(lòu):泄露(机密、秘密);(液体、气体等)漏出。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浸透:泡在液体中而被渗透;比喻饱含(某种思想感情);液体渗透。
渗透:指某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其他方面。也指水分子经半透膜扩散的现象。
第一空,根据材料二“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知,这句话意在强调人工智能极影进入我们的生活。“渗透”意味着一种逐渐深入或遍及的过程,更符合描述科技在生活中的普及和深入程度。而“浸透”通常用于描述液体深入物体的状态,不太适用于此语境。故选B。
广泛:涉及的方面广,范围大;普遍。
普及:普遍推广,使大众化。普遍地传到(地区、范围等)。
第二空,根据“应用于安全监控、金融支付、身份验证等多个领域”可知,此处意在表明人脸识别技术在多领域的应用,“广泛”表示应用的范围很广,涵盖了很多领域。而“普及”虽然也表示普遍存在的意思,但更侧重于某个技术或事物在大众中的普遍使用或接受程度,而不仅仅是应用的领域。故选A。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成分。
提炼句子主干,首先要划分句子成分,再将定状补之类的枝叶成分压缩掉,所剩的主谓宾即为句子主干。在本句话中,主语是“传感器”,这是句子中执行动作或具有状态的主体。谓语是“创造”,这是主语所执行的动作。宾语是“场景”,这是谓语所指向的对象。“随着科技快速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投入应用”是状语,描述了传感器创造新场景的背景或条件。“性能更强、种类更丰富、智能化水平更高”是定语,用来修饰主语“传感器”,描述了传感器的特点。“更多便捷舒适的工作生活”和“新”是定语,用来进一步描述宾语“场景”的性质。删除修饰成分后,句子的主干就是“传感器创造场景”。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由于”和“使”这两个词同时出现使得句子缺少主语,因此应去掉一个;“泄露”和“滥用”语序不当,造成了逻辑上的错误,应调换位置,即先“泄露”后“滥用”。
【小问5详解】
本题考查对语段的提炼和概括。
根据材料一“传感器是信息系统的‘慧眼’”“在机器人、无人驾驶、智能制造、运动定量、医疗器xiè等方面都有智能传感器的应用”“随着科技快速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投入应用,性能更强、种类更丰富、智能化水平更高的传感器将创造更多便捷舒适的工作生活新场景”可知,科学技术已经深深地渗透并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舒适。例如,智能传感器在医疗、制造等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活质量和生产效率。
根据材料二“但是,由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高度精确性,使隐私泄露的风险概率大大增强,一旦数据被滥用或泄露,后果不堪设想”可知,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隐私泄露、技术误识等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和规范。据此概括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