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浅层次阅读理解(24分)
(一)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问题。(每小题2分,共6分)
【甲】
①在苏区,少年先锋队员的任务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过路旅客,看他们有没有路条。他们十分坚决地执行这项任务,把没有路条的旅客带到当地苏维埃去盘问。彭德怀告诉我,他有一次被几个少先队喝令站住,要看他的路条,否则就要逮捕他。
②“但是我就是彭德怀,”他说,“这些路条都是我开的。”
③“你是朱总司令我们也不管,”小鬼们不相信地说,“你得有个路条。”他们叫人来增援,于是有几个孩子从田里跑来。
④彭德怀只好写了路条,签了字,交给他们,才能够继续上路。
⑤总的说来,红色中国中有一件事情,是很难找出有什么不对的,那就是“小鬼”。他们精神极好,大人看到了他们,就往往会忘掉自己的悲观情绪,想到自己正是为这些少年的将来而战斗、就会感到鼓舞。他们总是愉快而乐观,不管整天行军的疲乏,一碰到人问他们好不好就回答“好”。他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因此看到他们,就会使你感到中国不是没有希望的,就会感到任何国家有了青少年就不会没有希望。在少年先锋队员身上寄托着中国的将来,只要这些少年能够得到解放,得到发展,得到启发,在建设新世界中得到起应有的作用的机会。我这样说听起来大概好像是在说教,但是看到这些英勇的年轻人,没有人能不感到中国的人并不是生来腐败的,而是在品格上有着无限的发展前途。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乙】
①结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留着棕黄色小胡子的押送兵走到保尔跟前的时候,保尔出其不意地向他扑过去,抓住他的枪,使劲地往地下一按。刺刀刮着石头哧哧地响着。彼得留拉匪兵没有防备这个突然的攻击,马上吓呆了,可是立刻就拼命往回夺枪。
②保尔用整个身子压住枪,死也不放手。枪啪的一声响了。子弹打中石头,跳到沟里去了。
③朱赫来听见枪声,往旁边一躲,回过头来,看见押送兵正在狂怒地从保尔手里夺回自己的枪。他扳着枪转了个半圈,扭绞着那少年的双手。但是保尔还是紧握住不放。这时候,那个彼得留拉匪兵气昏了,猛一推,把保尔摔在地上。可是他还是不能够把枪夺回来。保尔倒在马路上,顺势也把押送兵拖着跟自己一块倒下去。这时候,无论多么大的力量也不能叫保尔放开手里的枪。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5、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客观地向世界报道了井冈山根据地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B.《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小鬼”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认为自己跟任何人都是平等的,他们对红军的忠诚是少年人的无可置疑的忠诚。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 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D.保尔 柯察金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但无论是战场上的搏杀、感情上的波折,还是工地上的磨难,都没能使他倒下,反而使他更加勇敢,更加坚强。
16、 联系【甲】段内容,说说这些少年先锋队有哪些品格可以“寄托中国的将来”?(答出两条即可)
17、 请概括【乙】段的故事情节,并说说其中表现了保尔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案:
15A
16、红军待人民好,不打骂。红军代表贫苦百姓的利益。红军反抗剥削、解放穷人。红军是革命的军队,打地主和帝国主义。
17、保尔单枪匹马营救被白匪抓住的朱赫来,机智勇敢。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小说通过记叙保尔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 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