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新晴山月》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3-14题。
  新晴山月 文同①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夜久不能寐。
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
谁伴予苦吟?满林啼络纬②。
[注]①文同,北宋著名诗人、画家。②络纬;一种草虫,即纺织娘。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漏”字用笔细腻,因为松树高大,枝叶繁茂,所以只有几丝稀疏月光从中漏出。
B.月光将婆娑树影投到地上,像斑驳的水墨画,与“水中藻荇交横”的意境相似。
C.诗人用画家的眼光来观赏眼前景色,在松树下久久徘徊,直到深夜也不愿入睡。
D.“怯风”“病雨”二词,从植物角度写出了风雨过后的景象,营造了凄清的氛围。
14、有评论说,本诗后两联像一曲优美动听的“交响乐”,请简要赏析。(4分)
 
 

 

答案:

13D  以上两句从植物的角度写出了山中夜雨后的幽静和清爽。
14、后两联主要从听觉的角度进行描写。颈联以动衬静,用池荷卷、山果坠等极其轻微的声音来衬托山中的幽静、迷人;尾联写林中的纺织娘此起彼伏地鸣叫着,与诗人的“苦吟”相呼应,十分和谐,这也为静谧的山林平添了几分热闹。风声、山果坠地声、虫声、吟诗声交织成一曲美妙的交响乐。全诗表达了诗人漫步月夜林中的愉悦之情和醉心山水的淡泊情怀。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16日 下午5:54
下一篇 2025年2月16日 下午5:5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