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7.(1)示例:长安的秋夜笼罩在连绵的雨中,雨下个不停,许多人只能滞留在长安了。在一盏灯油将尽的孤灯之下,坐着一个满面愁容的独客,此时他抑不住的思乡之情愈发浓烈。
(2)甲诗最后一句的意思是互相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乙诗最后一句的意思是怕自己归乡之梦在这个清秋显得不合时宜。这两句诗都用了虚实相生、情景相融的手法,通过诗人对未来的想象和现实情景描写,衬托出今夜的孤寂凄清以及孤独的游子的思想之情。
【详解】(1)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和手法的赏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意思是连绵不断的夜雨,留滞在长安之夜;独对黯淡的残灯,客子更触绪生愁。诗中描写的景物有“滞雨”“残灯”“独客”,时节是“夜”,把握住诗歌塑造了一种阴郁孤独的气氛。据此作答。
示例:在连绵的雨中,长安城的秋夜显得格外凄清。雨不停地下着,许多被雨阻碍了行程的人只能停歇返家的脚步。在一盏灯油将尽的孤灯之下,一个满面愁容的独客独自对灯长坐,此时他抑不住的思乡之情愈发浓烈。
(2)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手法。对比两首诗的手法,找出共同的手法(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即可。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意思是“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是虚写。这首诗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将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意思是怕自己归乡之梦在这个清秋显得不合时宜。用虚实相生、情景相融的手法,衬托出今夜的孤寂凄清以及孤独的游子的思想之情。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